聖索菲亞改回清真寺 艾爾段宣布7/24開放祈禱

土耳其總統艾爾段無視國際關切的呼聲,在法院針對攸關世界遺產聖索菲亞定位作出重大裁定後兩小時就簽署命令,使此一歷史建築從博物館恢復成清真寺,24日將開放祈禱。

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晚間在電視直播的全國演說中宣布,聖索菲亞的主管機關從文化旅遊部改為宗教事務局,「聖索菲亞清真寺」於24日開放信眾進行主麻日(禮拜五)祈禱。

他說:「就像其他清真寺一樣,聖索菲亞大門為所有人敞開,包括對土耳其公民和觀光客。我們計劃於7月24日開放聖索菲亞清真寺進行祈禱。」

土耳其博物館官方網站已連夜將聖索菲亞博物館改名為聖索菲亞清真寺,原本收取售價100里拉的門票,現在改成免費入場。開放穆斯林祈禱前,聖索菲亞高聳穹頂下方地板可能會舖上地毯,入寺必須脫鞋。土耳其官員表示,包括裝飾高聳金色穹頂的聖母瑪利亞壁畫等基督教元素將不會予以移除。

立下世俗主義治國方針的土耳其國父凱末爾(Mustafa Kemal Ataturk)於1934年簽署內閣決議,結束聖索菲亞長達481年做為清真寺的用途,使它從隔年起成為博物館對外開放。

土耳其最高行政法院今天裁定,1934年部長會議的上述決定無法律效力。裁定書寫道:「產權屬於征服者蘇丹穆罕默德基金會(Fatih Sultan Mehmet Foundation)所有,基金會章程將此一建築定位為供大眾使用的清真寺,地政機關也將它登記為清真寺。」

征服者蘇丹穆罕默德即1453年攻陷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蘇丹穆罕默德二世(Mehmed II)。

裁定指出:「國家有責任確保其用途如捐贈者所願,依照章程規範,該建築不可作清真寺以外用途。因此,此一內閣決議於法不合,一致同意予以廢止。」

艾爾段於法院上述裁定兩小時後就簽署命令,使得這座擁有1500年歷史的建築又從博物館恢復成為清真寺。

在此之前,希臘和美國政府都敦促土耳其維持聖索菲亞做為博物館的地位。已於1985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的聖索菲亞是最重要基督教遺跡之一,而且是可追溯至拜占庭帝國(Byzantine Empire)的東正教傳統餘緒,對希臘人而言具有特殊意義。

但是艾爾段今晚在全國演說中強調:「聖索菲亞屬土耳其管轄範圍,對我們司法裁定的任何異議將被視為侵犯我國主權。」

當今存在的聖索菲亞建築群於西元532至537年建成後,聖索菲亞大教堂在之後916年間成為基督教信仰中心,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後,它被改建成清真寺。1935年它成為聖索菲亞博物館對公眾開放,1985年與附近歷史建築群一起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艾爾段今晚強調,土耳其對於聖索菲亞的權利不亞於近1500年前興建此一歷史建築群的人,「堅持聖索菲亞必須維持博物館用途,無異於要求梵蒂岡得變成博物館,從而不得進行祈禱」。

俄羅斯正教會批評土耳其忽視數百萬基督徒的聲音,對相關決定表達失望和不安。國際傳真社(Interfax News Agency)引述俄羅斯教會發言人萊哥達(Vladimir Legoida)說:「對數百萬基督徒的憂心充耳不聞…法院今日裁定凸顯,慎重處理此事的呼聲沒有被聽進去。」

全球約3億東正教徒名義領袖的君士坦丁堡牧首巴爾多祿茂一世(Ecumenical Patriarch Bartholomew I)先前曾警告,將聖索菲亞變成清真寺將會令基督徒失望,並且會導致東、西方「破裂」。

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聲明中表示,世界遺產委員會(World Heritage Committee)將就聖索菲亞定位進行審查,「對於土耳其未進行磋商,也未事先知會就作出決定表達遺憾」。

美國國務院對於土耳其的決定表達「失望」。國務院發言人歐塔加斯(Morgan Ortagus)在聲明中指出:「了解土耳其政府仍然承諾對所有觀光客開放聖索菲亞,我們期盼知悉繼續確保所有人得以不受阻礙進入的管理計畫。」

希臘批評土耳其此舉是「對文明世界的公然挑釁」。文化體育部長曼多尼(Lina Mendoni)在聲明中指出:「艾爾段展現民族主義…把他們國家帶回6世紀。」

俄羅斯國會上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副主席賈巴羅夫(Vladimir Dzhabarov)稱土耳其此舉為一項「錯誤」。他說:「將聖索菲亞改為清真寺對穆斯林世界沒有好處,不會促進各國團結,反而會導致它們相互碰撞。」

伊斯坦堡地標聖索菲亞博物館定位問題最近再成焦點。總統艾爾段指示研究將此一象徵意義十足的千年建築改造成清真寺,勢必再度挑起牽涉宗教、政治和東西方文化糾葛的敏感神經。

它曾是基督教世界在東方的最後堡壘,烽火與信仰交織下的歷史見證者。建築內的馬賽克壁畫用希臘文寫著「和平與你同在,我是世界的光」依舊醒目,但是屹立將近1500年的不朽穹頂,到今天仍然是宗教衝突的引爆點,在伊斯蘭主義復興的浪潮下,默默經歷著世俗化與宗教化的劇烈拉扯。

聖索菲亞(Hagia Sophia)當今存在的建築於西元532至537年建成後,長達近1000年為基督教世界的信仰中心。鄂圖曼帝國於1453年5月29日攻陷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之後將聖索菲亞改建成清真寺。1935年它成為聖索菲亞博物館對公眾開放,1985年與附近歷史建築群一起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嚴格說起來,將「聖索菲亞博物館」改造成「聖索菲亞清真寺」的議題在土耳其不是新聞。每年5月29日攻陷君士坦丁堡週年紀念日前後,這裡常有相關活動。例如2015年5月31日562週年紀念時,大批穆斯林就在博物館前廣場舉行晨禱。

曾是東正教教堂和清真寺的身世使得聖索菲亞定位問題特別敏感,尤其當建築內或周邊舉辦伊斯蘭活動時,總會引發基督徒和穆斯林間的緊張,如果牽扯到政治動員則又會使情況更加複雜。

2019年3月紐西蘭基督城清真寺槍擊案中,持白人至上主義論調的槍手在行凶宣言中以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稱伊斯坦堡,強調君士坦丁堡理所當然應該重回基督徒懷抱,「且聖索菲亞將不再有尖塔」。聖索菲亞的象徵意義及其敏感性不言而喻。

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於去年3月底地方選舉投票前幾天受訪時至少兩度表示,「聖索菲亞將不再被稱為博物館,它會擺脫這樣的地位,我們會稱聖索菲亞為清真寺」、「讓每個人都可以免費參訪,可以把它的博物館地位給拿掉」。

當局於今年5月29日安排「征服聖索菲亞饗宴」活動紀念攻陷君士坦丁堡567週年,由伊瑪目誦讀可蘭經第48章「勝利章」,艾爾段以視訊方式出席儀式。

此舉隨即引發希臘、土耳其兩個關係經常形同水火的鄰國再度隔空叫陣。

希臘外交部在聲明中批評土耳其企圖改變聖索菲亞作為歷史遺址的地位「令人無法接受」,是「對全球基督徒宗教情感的侮辱」;安卡拉則以「相關說法無關緊要而且起不了作用」回敬雅典。

兩國間此一爭執恐怕只會越演越烈。

親政府的土耳其文「自由日報」(Hurriyet)6月5日報導,艾爾段日前在執政黨正義發展黨(AKP)決策核心的中央執行委員會中要求政府開始針對改變聖索菲亞地位一事進行綜合性研究。

根據報導,艾爾段說,「開始作業,我們將進行探討評估」、「聖索菲亞還是會對觀光客開放,就像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Sultanahmet,又稱藍色清真寺)那樣,我國應該做個決定」。

常有AKP大咖內幕消息的知名專欄作家席爾維(Abdulkadir Selvi)指出,在聖索菲亞誦讀可蘭經勝利章的作法「向來可以讀到不同政黨選民的心坎裡」。

隨著艾爾段又有新動作,千年地標聖索菲亞定位論戰不但不會結束,而且可能才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