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改台醫惹議 中醫師全聯會發聲明撇清

立法院長游錫堃日前建議,中醫可改成台醫,引發各界討論。中醫師全聯會今天發表聲明指出,中醫、中藥是法定名稱且有歷史價值,與民眾健康無關的議題不予討論。

游錫堃5日出席中醫藥學術論壇大會開幕式,他在致詞時說,中醫、中藥,「如果叫台醫、台藥應該也不錯」。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柯富揚今天中午發布聲明指出,中醫、中藥是法定名稱且具有寶貴的歷史價值,全聯會工作重心是推動嘉惠台灣民眾的中醫藥政策,非與民眾健康福祉有關的任何議題都不予討論。

聲明指出,諸多媒體援引游錫堃在國醫節慶祝大會的致詞「中醫或可改名台(漢) 醫、中藥或可改名台(漢)藥」等內容,誤解中醫師全聯會立場。

聲明表示,誠如蔡英文在國醫節慶祝大會的演說重點,現階段政府對台灣中醫藥的政策核心,是在如何促進中醫藥的完善發展,以照護民眾的健康福祉,並繼續在防疫領域,成全民最有力的後盾,是當前最急迫且關注的工作焦點。

至於其他非關台灣民眾的醫療照顧等議題,聲明指出,均非中醫師全聯會的使命或任務,將秉持一貫中立態度,不介入討論。

印度單日染疫近2.5萬 確診數逼近世界第3俄羅斯

印度今天通報新增近2萬5000人確診,又有613起死亡病例,雙雙創下單日新高,累計確診數超過67萬3000人,逼近位居世界第三俄羅斯的68萬多人,死亡總數達1萬9268人。

俄羅斯今天通報新增6736人確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染疫人數來到68萬1251人。又有134人死亡,不治人數達到1萬161人。

伊朗衛生部發言人拉利(Sima Sadat Lari)透過國營電視台表示,今天新增163人不治,創單日新高紀錄,上次新增死亡人數創新高是6月29日的162人病故,染疫死亡總數來到1萬1571人。

另外,伊朗在過去24小時新增2560人確診,染疫人數達到24萬438人。

在東南亞疫情方面,印尼衛生部官員艾瑪德(Achmad Yurianto)今天說,境內新增82人不治,創下單日新高紀錄,總計3171人病故。另外,又有1607人確診,染疫人數6萬3749人。

菲律賓今天新增2434人確診,創下單日新高紀錄,確診總數達4萬4254人。另外,新增7人死亡,不治人數達1297起。

海南免税店火了:一台iPhone便宜2000多 网友:跟买白菜似的

每日经济新闻

7月1日,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新政策落地实施。

海南免税店有多香,举个例子:

一部顶配的苹果手机iPhone 11 Pro Max 512GB版本在苹果官网的售价是12699元,但是在海南的免税店价格仅为10210元,也就是说在海南免税店购买该款手机可以节省2489元,相当于打了8折。

值得注意的是,新政免税品种类从38种增加到45种,其中新增加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消费产品以及酒类、茶叶等。根据“海南免税海口店”介绍,iPhone11、iPhone 11 Pro Max、iPhone SE、iPad、AirPods Pro等都属于免税产品。

根据媒体报道,按照政策规定,每人每次限购4件手机,但有消费者告诉记者“由于备货不足,7月1日免税店限购1个iPhone手机。”与此同时,有网友表示“海南免税店已经门庭若市,iPhone11跟买白菜似的。”
继续阅读海南免税店火了:一台iPhone便宜2000多 网友:跟买白菜似的

東京疫情升溫 專家憂第2波疫情來襲

東京連續兩天COVID-19確診病例破百例,專家憂心如果疫情持續擴大,可能第2波疫情將來襲,已知某些特定地區疫情嚴重,應針對這些地區提出防疫對策。

東京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確診病例昨天添107例、今天新添124例,是繼5月1日165例、5月2日154例以來,時隔2個月再度出現連2天破百例的情況。

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順天堂大學教授堀賢表示,東京連續幾天確診病例逾50例,昨天突然暴增為107例、今天增124例,疫情擴大的速度加快。如果按這樣的速度的話,將達4月中旬的水準(每天約新增200例),很可能形成第2波疫情到來。

他認為,東京都政府應呼籲民眾週末如果不必要或不緊急的話,盡量少外出。對於進出有陪侍的夜晚鬧區餐飲店一事,東京都政府也應考慮呼籲市民盡量不要前往。

他表示,東京新宿區歌舞伎町等的餐飲店有很多人確診,這是因為員工配合集體檢查的結果,東京都內其他的鬧區傳染的情況可能已擴大,所以有必要更進一步進行集體檢查,釐清疫情的實際狀況。

東京疫情升溫,東邦大學教授館田一博說:「我擔心的事發生了。」

日本政府4月7日對東京發布「緊急事態宣言」,4月至5月東京確診者變少了,但館田曾評估認為,並非新型冠狀病毒完全消失了,而是病毒蠢蠢欲動。

東京確診病例當中查不出傳染源的占4成左右。館田提出警語指出,病毒可能在不知道的地方蔓延中,如果蔓延至老人身上的話,重症病患將增加,醫療提供體制可能喫緊。

東京這幾週以來,並沒採取呼籲民眾盡量少外出的防疫措施。館田表示,今後單日新增的確診病例可能持平,或者很可能會增加。疫情蔓延的地區某種程度已釐清是哪些地區,建議應針對這些地區研擬防疫對策。

英國入境免隔離名單出爐 台灣入列,中美未上榜

英國政府今天公布首批入境免隔離國家名單,7月10日起,從日本與韓國等COVID-19低風險國家入境的旅客都不必再受14天自主隔離政策限制。中國、美國未在名單上。

英國是COVID-19導致各國後關閉邊界之後,第一個讓台灣旅客可入境免隔離的重要國家,不過這項措施目前僅適用於入境英格蘭的旅客;入境蘇格蘭、威爾斯或北愛爾蘭的旅客,仍得自主隔離14天,否則將挨罰。

英國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病故人數居歐洲之冠。根據官方數據,截至2日上午9時,有4萬3995人不治,但感染率與病故人數呈下降趨勢,從3月23日起實施的禁足令正逐步解禁。英國政府也積極研商鬆綁旅遊限制,希望刺激英國經濟。

經過研商,英國政府今天公布解禁名單,共有59個國家及地區入列。希臘、德國、法國、西班牙和義大利、比利時等國入境的旅客都不必再接受14天自主隔離,英國旅客入境這些國家也同樣不需自主隔離。亞洲地區則有日本、越南與韓國等。

中國、美國、瑞典和葡萄牙旅客現階段仍需要隔離。

免隔離國家的旅客未來入境英格蘭,將不必自主隔離14天,除非過去14天內曾到過不在名單上的國家。

英國政府今天公布首批入境免隔離國家名單,7月10日起,從台灣、日本與韓國等國家入境英國的旅客都不必再受14天自主隔離政策限制,但英國旅客入境各國仍有不同規定,並非全數雙向互惠。

這項入境免隔離措施目前僅適用於入境英格蘭;入境蘇格蘭、威爾斯或北愛爾蘭的旅客,仍得自主隔離14天,否則將挨罰。

英國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病故人數居歐洲之冠。根據官方數據,截至2日上午9時,有4萬3995人不治,但感染率與病故人數呈下降趨勢,從3月23日起實施的禁足令正逐步解禁。英國政府也積極研商鬆綁旅遊限制,希望刺激英國經濟。

經過研商,英國政府今天公布解禁名單,其中部分國家為「雙向互惠」,如德國、法國、西班牙和義大利等國入境的旅客都不必再接受14天自主隔離,英國旅客入境這些國家同樣不需隔離。

但部分國家例如紐西蘭雖然在名單上,英國旅客入境紐西蘭仍需要隔離。希臘也在名單上,但英國直飛希臘班機目前禁飛,至少7月中旬才會開放。葡萄牙雖然開放英國旅客入境不需隔離,英國卻沒有給予同樣互惠。瑞典則因為防疫政策較為鬆散,目前感染率高於英國,而未被列入名單。

亞洲地區有日本、香港、澳門、越南與韓國等被英國給予免隔離,但中國卻沒有被列入,感染率高的美國和巴西旅客入境英國,現階段也仍需要隔離。英國政府今天也同步公布名單,從明天起取消部分國家的避免非必要旅遊建議。

英國在台辦事處臉書發文表示,從7月10日起,從台灣入境英國英格蘭地區的旅客將不再需要在到達英國後進行自我隔離。儘管無需自我隔離,所有人仍需要持續遵循英國政府有關洗手的公共衛生建議與維持社交距離規定。

英國在台辦事處指出,英國所採取的步驟是循序漸進的,期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新增案例風險,同時有助於開展英國與台灣之間商務人士與學生的往來。英國政府也發布旅遊建議,有鑑於台灣迄今成功對抗冠狀病毒,英國將自7月4日正式取消針對英國國民避免非必要旅行台灣的旅遊建議。

免隔離國家的旅客未來入境英格蘭將不必自主隔離14天,除非過去14天內曾到過不在名單上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