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专家:新发地疫情的病毒跟欧洲三四月份流行的毒株基本一致

今天(26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了“6月北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进展”,其中病毒来源分析中指出:北京本次疫情流行的新冠病毒为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Ⅰ,该毒株比当前欧洲流行同型毒株更“老”;本次疫情可以排除由动物病毒外溢传染人,也排除今年4月前北京本地传播毒株或武汉流行毒株导致。疫情在新发地批发市场的传染模式,推测主要为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传播或经物品表面污染的间接接触传播。

  那么,毒株比当前欧洲流行同型毒株更“老”意味着什么?北京此次疫情接下来的趋势如何?我们就此采访了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的专家。

  总台央视记者蒋晓平:根据你们对北京新发地的疫情的溯源调查,你们现在调查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中国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首席专家武桂珍:根据新发地疫情的调查,尤其是我们做的全基因序列对病毒进行的研究分析,证实了本次的疫情就是病毒的来源不是从我们所谓的宿主和中间宿主的外泄引起的,也不是我们先前在咱们武汉流行的毒株引起的,是哪里的呢?我们看了对比以后,发现它跟欧洲三四月份流行的毒株基本是一致的。

  总台央视记者蒋晓平: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中国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首席专家武桂珍:这就是我们溯源要解决的问题。第一个首先要考虑到人的传播,是不是在这造成了一次暴露引起的?我们环境当中也检测到了,比如说它(新发地)的水沟里面,比如在鱼的表面等等检测到了,那是不是环境污染?当然我们也可能不排除食品的污染。大家知道欧洲疫情流行也是相当严重,是不是那的工作人员在冷加工的时候,造成的污染带到中国。

  疫情发生后,北京市各级政府快速采取强力的防控措施,预计新发地批发市场相关传播的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虽然最近发现若干感染来源尚待进一步调查的病例,但北京开展大规模人群检测结果提示,与新发地批发市场无关的人群感染率极低;在北京已经加强监测和强力扩大社交距离的防控措施下,疫情进一步传播风险低。(总台央视记者蒋晓平史迎春)

研究:2019年3月的西班牙废水样本发现病毒

西班牙的一项研究发现证据表明,在西班牙政府报告首起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前的十个月,巴塞罗那废水中就出现了冠状病毒。

彭博社报道,这是研究组在2019年3月12日收集的水样本得出的分析结果。这项研究尚未得到同行的科学审查。该研究表明“在报告首起输入型病例之前,感染已经存在”。该研究的作者包括巴塞罗那大学微生物学教授罗莎·平托(Rosa Pinto)。在2019年其余时间里采集的样本均为阴性。

傳歐盟暫定開放18國入境 未見台灣與美俄

根據數家媒體,歐洲聯盟常駐代表委員會(COREPER)今天擬定允許入境歐盟的18國名單。歐盟邊界預計7月1日重新開放,名單顯示,台灣、美國、俄羅斯均不在列。

俄羅斯的塔斯社(Tass)報導,消息人士透露:「歐盟使節們已就開放18國入境的初步名單達成政治協議,將自7月1日起逐步開放。依據流行病學標準,美國和俄羅斯沒有納入名單中。」

根據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完整名單包括阿爾及利亞、澳洲、加拿大、喬治亞、日本、蒙特內哥羅、摩洛哥、紐西蘭、盧安達、塞爾維亞、南韓、泰國、突尼西亞、烏拉圭、安道爾侯國、聖馬利諾共和國、摩納哥及教廷。

紐時還提到,如果中國對歐盟旅客開放邊界,歐盟基於互惠原則,也會把中國納入名單。

路透社報導,來自歐盟27國大使今天下午召開會議,以訂出7月1日起允許入境、無須隔離的標準。外交人士透露,名單不包括美國、俄羅斯、巴西等疫情仍嚴峻的國家。

根據法新社消息,歐盟部分會員國擔心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數據的可信度,特別是中國提供的數據。

消息人士告訴法新社,這場會議最後擬出暫時性名單,暫定18國旅客可自由入境歐盟,各會員國政府須在格林威治時間明天下午4時前批准。

一名外交官說,最積極主張向更多國家開放邊界的是葡萄牙和希臘,這兩國都是備受遊客青睞的觀光大國,也都希望至少能在夏季假期挽救一些收益。

這名外交官說,高度仰賴觀光業的國家「希望盡速且開放愈多國家愈好」。

美聯航舊金山到上海航班將於下月復航

據美聯航官方報導,美國聯合航空公司26日宣布,將從7月8日開始恢復從舊金山到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每周兩次的航班,航班途經首爾仁川國際機場。

據官網報導,兩次航班分別為每周三和周六,由波音777-300ER飛機執飛。從上海出發的航班則在周四和周日返回舊金山。

美聯航負責國際網絡和聯盟的副總裁Patrick Quayle表示,30多年來,美聯航對中國大陸的服務一直是其員工和客戶的驕傲。而恢復從美國到上海的航班是重建國際網絡的重要一步。

美聯航表示針對新冠疫情,公司將極力保證乘客旅途安全的措施。從登機到著陸都有清潔、健康和安全程序,並實施了十幾項基於客戶和員工安全考慮的新政策。其中包括要求所有旅客和機組人員戴面罩,並會暫時取消不遵守這些規定的乘客的旅行權。所有主幹線飛機上皆使用最先進的高效(HEPA)過濾器,清除99.97%的空氣顆粒。所有飛機起飛前都會進行靜電噴霧,加強機艙衛生處理。

此外該航空公司在全美200多個機場都提供無接觸式行李托運服務。美聯航表示該公司是美國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提供這項服務的航空公司。

疫情衝擊觀光 菲律賓擬開放低風險國家旅客入境

菲律賓因COVID-19疫情禁止外籍旅客入境3個多月,旅遊業受重創,觀光部長浦耶特今天說,研議開放病例數較少的國家旅客入境,造訪保和島(Bohol)、長灘島等景點。

菲律賓外交部3月19日晚間宣布,取消所有已發給外籍人士的簽證,只有發給菲國公民外籍配偶、子女和外國政府及國際組織官員的簽證仍然有效,全面禁止外國人入境。

菲律賓每日詢問報(Philippine Daily Inquirer)今天報導,浦耶特(Bernadette Romulo-Puyat)說:「我們正在研究,不久的將來開放所謂的『安全旅行圈』或『旅行通道』。」

「安全旅行圈」(travel bubbles)或「旅行通道」(travel corridors)是指疫情獲得控制的國家之間協商,互相開放邊境,讓彼此恢復往來,連結為安全旅行區。

她說,菲律賓正與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病例數較少的國家協商,讓他們的旅客可以直飛例如保和島(又稱薄荷島)和長灘島(Boracay)等有國際機場的景點。

菲律賓統計署(PSA)數據顯示,2019年旅遊業占菲律賓國內生產毛額(GDP)12.7%,創造571萬個工作機會。由於沒有旅客到訪,今年4月菲國觀光收入為零,預計全年旅遊業收入將較去年下滑50%。

菲律賓經濟受疫情重創之際,浦耶特之前說,這些數據顯示旅遊業在促進菲國經濟復甦上的關鍵角色。

菲國政府目前在疫情緩和區域實施「調整版一般社區隔離」(MGCQ),允許當地旅遊業50%復工。不過,菲律賓疫情仍然嚴峻,今天通報1006例新增病例,確診病例累計達3萬4073例,已有1224人不治。

除了計劃在一定條件下開放外籍旅客入境,菲律賓總統發言人羅奎(Harry Roque)22日說,有幾國大使館向馬尼拉當局提出要求,希望允許外籍僱員來菲從事重要的旗艦工作計畫。

有線電視新聞網菲律賓台(CNN Philippines)報導,菲國政府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開始研議,開放持有工作簽證、退休居留簽證和特殊投資居留簽證者返回菲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