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蕭博文台北24日電)中選會統計,反同婚的公投第10案,即婚姻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公投過關,且同意票超過不同意票。但司法院今晚表示,無論結果為何,都不能違反大法官保障同性婚姻的解釋文。
公投第10案主文為「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
根據中選會網站統計,截至晚間10時40分,反同婚的公投第10案票數達516萬票,超過成案門檻的493萬票,且同意票超過不同意票,意即民法婚姻限一男一女公投可望通過。
但司法院大法官會議在民國106年5月24日做出第748號解釋,認為現行法令未保障同性婚姻、違憲,要求主管機關在本解釋公告後2年內,修改相關法律,引發公投結果抵觸大法官會議解釋的疑慮。
司法院表示,立法機關必須尊重公投結果,並採納為立法、修法方向,但無論公投結果如何,仍然不能違背憲法及大法官會議解釋。(編輯:梁君棣)
(中央社記者繆宗翰台北24日電)九合一選舉及公投今天登場。來自香港,在台求學、工作的徐盈盈表示,身為香港人,非常羨慕台灣人能透過公投參與政治。另外,今天受訪的陸生、陸配則相當關注同婚議題。
徐盈盈高中就曾多次來台旅行,2010年正式來台求學,大學畢業後留在台灣工作。她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自己在台灣已有近10年的生活經驗,雖然歷經多次選舉,卻是第一次看到「公投」,「對香港人來說,真的很羨慕」。
她說,雖然這次公投有許多不同的立場,但各種不同的聲音都能自由地傳遞,大家都能理性、和平,且遵守秩序地等待投票,這就代表台灣是一個多元且進步的社會,不同立場的人,彼此能相互尊重。
對於較敏感的東奧正名公投,徐盈盈表示,這個議題相當複雜,但她能理解台灣希望獲得國際肯定的想法。她說:「撇開藍綠對這個議題的操作不談,如果我是台灣人,當然也希望以『台灣』的名義,參與國際賽事。」
來自浙江的艾魯目前正在攻讀博士學位,他從大學就來台灣求學,就讀的都是社會科學相關學系。這次也是他首次在台灣觀察公投,談起這個議題便相當興奮。
他表示,從參與投票的積極度,便能看出台灣人的熱情,「台灣是適合民主的環境,天公(天氣)也如是說」。
但艾魯認為,有些事情不該拿來公投。例如同性婚姻是基本人權,就不該拿來投票。「台灣的同性戀者,又幸福又可憐。幸福的是,已經可以走到這裡了;可憐的是必須在陽光下被羞辱。」
來自四川的陸配林梓萱,過去也是陸生,來台求學時受到同學追求,最後嫁到台灣。與艾魯一樣,林梓萱對這次公投最感興趣的也是同婚議題。
她表示,正因為自己是新住民,因此更好奇如果同婚成案,境外人士與台灣的同性伴侶在台結婚後,能不能依親居留,如果境外人士所處的國家或地區,未開放同性婚姻,是否也可以來台依親。
對於公投的整體印象,林梓萱認為廣納民意是好的,但出現衝突性提案,就容易有矛盾;倘若同婚公投與愛家公投都通過,又該如何處理。
艾魯則認為,公投的初衷是人人平等,因此必須確保具投票資格的公民,有足夠的政治素養。但許多人必須「帶小抄」投票,顯示對議題並不熟悉,「公投本來應該是民主參與的作為,卻彷彿變得像場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