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榆臉書3聲明 發言非激動是想為作品說的話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18日電)紀錄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導演傅榆昨晚在金馬獎致詞引發爭議,在社群網站上湧入正、反留言。傅榆今天發表3點說明,強調「發言並非一時激動,是一直以來想為這部作品說的話。」

第55屆金馬獎昨晚舉行頒獎典禮,傅榆在「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獲得最佳紀錄片時在台上的致詞引起爭議。昨晚她在典禮後於臉書簡短發文,指出「在其他無關『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的貼文底下做人身攻擊,怎麼看都有點荒謬。」底下有超過1.7萬人留言,聲援、反對的聲音皆有。

傅榆今天下午也再度於臉書發3點聲明:「對於許多網友(大部分來自中國)在我的臉書上寫下的上萬則回應,其中包括許多怒罵和攻擊,其實我看完並不特別憤怒或難過。」

她表示,中國與台灣之間的公民社會存在著大量的誤解與仇恨,這是長期累積下來的事實。「我的創作就是想處理這個問題。如今這個場面,不見得是結果,而或許能是另一場對話的開始。」

昨晚頒獎典禮後,在頒獎台上有部分中國領獎、頒獎者接續講出「中國台灣」、「兩岸一家親」等言論。傅榆說:「我尊重,但當然不能同意。」她可以理解當中許多人做出的反應,或許是出於無奈與恐懼,但如果當中有人心中真的是那樣想,想邀請他們包括在她臉書留言的中國網友們,一起看看「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傅榆強調,她在頒獎典禮上的發言,並不是「一時激動」,更不像部分中國網友所說的「受到民進黨政府的指使」,「這是我自己一直以來就很想為這部作品所說的話」。

她表示,在頒獎典禮上講的話,其實也是她這部作品中的部分主題,「這不是一句『政治歸政治,藝術歸藝術』可以迴避,因為這部片的拍攝對象本身就是政治。我很感謝金馬獎的評審們讓這部作品得獎。作為導演,我必須為我的作品說話,來回應他們的勇氣。」

至於社會各界對於金馬獎有不同的想像,傅榆也表示尊重,「我的行為也供社會公斷」。至於金馬獎的未來該走向何方,她認為需要電影界的各位朋友繼續來共同討論。

最後傅榆再次貼出她昨晚的致辭全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這部片,很多人以為是在講政治,但它其實更多是在講青春,青春很美好,但也容易犯錯。我們可能把錯誤的期待投射在別人身上,這有可能發生在人對人,也有可能發生在國家對國家。我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作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一個台灣人最大的願望。」

傅榆說,這部創作最終想說的其實是,「我們的政治不應該總是投射期待在某個個人身上,而是靠每一位公民的共同努力。」




(中央社記者顧荃台北18日電)總統蔡英文今天表示,從來沒有接受過「中國台灣」這個說法,也不會接受這個說法,台灣就是台灣。

蔡總統下午在臉書發文做上述表示。

蔡總統表示,她以昨天的金馬獎為榮,它突顯台灣之所以不同於中國,就在於自由與多元,而這正是所有藝術創作能夠盡情奔放的樂土。

蔡總統說,金馬獎就是秉持這樣的精神。台灣歡迎所有電影工作者來台灣交流工作,在這裡不會有人因為不同言論就消失或被消音,也沒有會被網路屏蔽的敏感詞。這就是台灣。但也希望這些來到台灣的客人在享受自由的空氣之餘,也能尊重台灣人民的想法。

她說,台灣是民主開放的社會,有言論自由,但昨天導演傅榆和文化部長鄭麗君的臉書被各種仇恨語言洗版灌爆,反對這種網路霸凌。自由表達意見的人,都不應該被霸凌或者承受心理上的威脅。

第55屆金馬獎昨晚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行頒獎典禮,其中,「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奪得最佳紀錄片,導演傅榆致詞時提到:「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生為台灣人最大的願望。」引來中國網友謾罵攻擊;中國導演張藝謀與去年金馬影帝中國演員涂們則是在台上發言時,幾次提及「中國電影」及「中國台灣」。(編輯:蘇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