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同父異母的哥哥金正男13日在馬來西亞遇刺身亡,南韓媒體第一時間揭露這項資訊,並直指金正男遇害是金正恩所指使;長期研究北韓的專家指出,金正恩指使暗殺金正男的可能性不大。有人更質疑該起事件為南韓自導自演。
綜合媒體報導,長期關注北韓問題的美國國際關係研究學者馬登(Michael Madden),昨(14)日在《BBC》撰文指出,金正恩下令刺殺金正男對他的形象和政治利益都會帶來不利,金正男不只對金正恩來說不構成威脅,金正男長期和中國高層有密切的連結,對於維繫中國、北韓的關係更是有用處。
中國吉林大學外交專家孫興杰今(15)日則撰文指出,1914年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的法蘭茲.斐迪南(Franz Ferdinand von Österreich-Este)遇刺身亡後37天,歐洲陷入了大戰,對於南韓來說,金正男的死可以當成金正恩「殘暴」的證據,加速摧毀金正恩政權的目標。
中國網友對於金正男之死指出了許多疑點,包括金正男持有的護照並不是使用本名,為何南韓媒體可以在馬來西亞警方尚未確認死者身分前,率先報導金正男之死,甚至直指金正男被2名「北韓女特工」殺害;南韓媒體大動作操弄「金正恩指使暗殺金正男」的議題等。有南韓網友便質疑該起事件為南韓自導自演。
(中央社吉隆坡15日綜合外電報導)馬來西亞警方首長表示,警方今天逮捕一名持有越南護照的女子,她涉及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異母長兄金正男遇刺案。專家分析,金正恩可能是因金正男有意投誠而對哥哥下殺手。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ial)與法新社報導,馬來西亞全國總警長卡立阿布巴卡(Khalid Abu Bakar)發布聲明說,這名女嫌犯是今晨在吉隆坡國際機場被捕。
南韓已確認13日在機場遇害的男子是金正男,馬來西亞尚未證實此事。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北韓雖未對此事發表評論,但駐馬國大使館曾派員赴金正男遺體所在的醫院。
卡立阿布巴卡表示,被捕28歲女子持有越南護照,名叫段詩芳(Doan Thi Huong,譯音),生於1988年5月31日,出生地是越南南定(Nam Dinh)。但根據路透社,馬來西亞新聞社(Bernama)報導,被捕的女子是緬甸人。
他又說,嫌犯「被認出就是機場監視畫面中的人,被捕時單獨一人」。
馬來西亞媒體播出的機場監視畫面顯示,一名女子身穿白色上衣,胸前有LOL的英文字,據信她是行刺金正男的嫌犯之一。
警方也表示,還在搜尋另外幾名嫌犯,全都是外國人,但未透露他們的國籍和性別。馬來西亞「太陽報」(The Sun Daily)報導,警方鎖定6名嫌犯,除1人落網,另5人是4男1女。
如果證實金正男是遇刺身亡,將是金正恩在2013年12月處決姑丈張成澤之後,在他的政權治下喪命的最知名人物。分析家說,金正恩可能是因外傳金正男準備投誠而下令刺殺他。
首爾智庫世宗研究所(Sejong Institute)專家鄭成長(Cheong Seong-Jang)表示,行刺金正男一事「若未獲金正恩本人直接下令或是批准,實令人難以想像」。
鄭成長表示,最近有新聞報導說,金正男早自2012年就意圖向歐洲聯盟、美國或南韓投誠,這可能引發對他下殺手的念頭。
路透社報導,南韓國會議員表示,根據南韓情報機構說法,金正男與第二任妻子長居澳門,受到中國保護。他在北京還有1個妻子與1個兒子。
2012年出版過以金正男為題書籍的日本記者五味洋治(Yoji Gomi)則表示,南韓情報機構幾年前曾表示金正男是北韓暗殺行動的目標,他在那段時時間左右增加了在媒體的曝光,可能是想藉此自保。
五味洋治在日本電視公司(NTV)的談話節目中表示:「如今在我看來,可能連他都有了危機感,因此他開始在媒體露臉,並發表意見,以保護自己,對抗北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