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湯圓祭灶果 寧波人過年小吃

-中國美食系列專題之四(中央社台北27日電)大陸浙江寧波地區有名的特色傳統小吃「祭灶果」,是由麻棗,紅、白球配上油果、寸金糖、白麻片等組成,為寧波人過年小吃,也是一種老少皆宜的糕點。

中國人所謂「過年」,是從祭灶夜拉開序幕,而「祭灶果」由送灶王爺的習俗而來。

相傳農曆12月23日,灶神將向玉皇大帝報告一家善惡,至除夕夜返回,奉旨賞善罰惡、賜福或降災。因此家家戶戶「祭灶」,祭灶時用淨茶(白開水)一盅並供「祭灶果」。




為何以白開水祭灶王爺,相傳灶神曾向玉帝狀告酒神浪費民間糧食,一次玉帝下凡,暢飲人間美酒後,判灶神錯告,罰其永遠不得享酒。

在大陸民間祭灶王爺的習俗逐漸勢微,但至今仍販售「祭灶果」有紅球、白球、麻團、油果、寸金糖、腳骨糖、白交切、黑交切等8色,相傳是為使灶神嘗到甜頭,黏住他的口。

其中,紅球、白球是用糯米油炸而成,個頭大,但裡面卻是空心的,呈紅色或金黃色,意喻「金銀滿堂」。

麻棗則是祭灶果的原型,同樣用糯米炸成,但裡面呈蜂窩狀,外面裹有芝麻,芝麻在民間歷來有「節節高」的寓意。

寸金糖是在麥芽糖之外滾上一層芝麻,呈金黃色,形似小金條,其中寄托的美好心願不言而喻。

如今大陸都市化率已逾5成,大灶越來越少了,鄉村也漸漸城市化了,夜祭灶王爺的習俗也漸漸被省略了,留下一包包的「祭灶果」成為年俗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