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7日電)對於國際評級機構惠譽降低香港的長期信貸評級,有分析指出,連同香港當前面對的政治困局等,一場狙擊香港(金融)的完美風暴正在慢慢形成。
頭條日報今天刊登署名文章,指香港受到中國和美國貿易戰和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風波所觸發的暴力示威衝擊之際,惠譽又把香港長期信貸評級由AA+下調至AA,展望為負面
文章表示,這次惠譽直接調低香港的評級,而且展望也是負面,意味著如果情況轉壞,會再調低評級。
文章指香港的危機還在後頭,又引述一位了解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退休高官說,香港如今的狀況,正逐漸類似當年外界狙擊香港(外匯股市)的狀況。
據分析,這種類似性反映在幾方面,一是香港資產泡沫高漲,包括房地產價格處於高位,以及恒生指數仍相對較高;二是區內貨幣弱勢,港幣也偏高,存在被狙擊的誘因。
三是難以控制的政治風險。文章指出,在殖民地時代,香港受英國蔭庇,美資狙擊香港時會有所顧忌,美國政府也會約束美國的大鱷。
但香港主權轉移後,美資對沖基金便可以肆無忌憚地大舉襲港;香港現時的政治風險更高,內憂外患,中美因貿易戰而交惡,美資襲擊香港更不會客氣。
另外,街頭暴力示威揮之不散,政治不穩定已經令資金有撤離香港的傾向。
文章表示,綜合上述幾個因素,一場狙擊香港的完美風暴正在慢慢形成,而相關退休高官也擔心香港財政會急速轉壞。(編輯:沈朋達)
(中央社台北6日電)國際信用評等公司惠譽美東時間5日發出報告說,因反送中運動及美中貿易戰帶來的外部阻力,將香港發行人違約評級(IDR)由原本的「AA+」下調至「AA」,展望則為「負面」。
惠譽(Fitch Rating)在報告中指出,香港幾個月的持續衝突,正在挑戰「一國兩制」框架的底線及柔韌性。自1997年主權移交後,中國官員在這次事件對香港事務採取更公開的立場;儘管一國兩制框架將保持不變,但香港與中國經濟的金融及社會政治聯繫將逐步提升,意味香港將繼續融入中國的國家治理體系,也將帶來更多體制及監管方面的挑戰。
報告認為,香港與中國(A+/穩定)的評級差距縮小,方向是一致的。
報告指出,事件令國際對香港治理制度及法治質量和效力的看法造成長期傷害,並對商業環境的穩定性和活力產生質疑;而這些相關特徵,是機構評估該地區信譽的必要條件。
除了香港反送中運動影響之外,報告也提到,美中貿易衝突所帶來的既有外部阻力,也是影響評級的原因之一。惠譽預測2019年香港的經濟成長率為0%,意味下半年度將持續緊縮;2020年則預測成長1.2%。
報告最後也說,香港政府仍有足夠的資源維持港幣與美元掛鉤,而其他支持香港維持信用評級的因素,還有良好的公共財政管理、高收入及具韌性與彈性的經濟。(編輯:賴言曦/楊昇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