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15日專電)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今天表示,中國軍隊在領土內移動很正常,但如果香港局勢失控,中央政府將接手。
吳懇接受德國第二電視台(ZDF)訪問一開始即指出,香港示威的起因雖然是「逃犯條例」,港府也宣布暫緩修訂,示威者卻走向極端和暴力。
吳懇不願評論中國軍隊集結在香港邊界的報導,不過他強調自從主權移交中國,解放軍就在香港有駐軍,「中國的軍隊和警察在自己領土內的調動很正常」。
記者問到,香港基本法保障的言論自由被侵蝕,「一國兩制」似乎不再,香港自治名存實亡。
吳懇反駁說,港人在殖民地時期沒有任何權利,相較之下,香港回歸中國22年來的發展很正面,他認為「港人享受的民主權利比以前還多」。
記者質問,港警對和平的示威者為何這麼強硬,甚至有黑道攻擊民眾,吳懇回應說,其實是示威者愈來愈暴力,警察和記者被攻擊。
他強調,香港的秩序必須恢復,這是香港政府的責任,「如果局勢非港府所能掌握,北京的中央政府當然會接手。」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昨天敦促中國和香港政府用對話解決,避免局勢繼續惡化,對此吳懇表示,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曾說要傾聽各界聲音,但她對話的提議被拒絕了,「對話很好,但必須有意義」。(編輯:徐崇哲)
(中央社記者繆宗翰北京15日電)中方今天第4度就香港情勢舉行記者會,有學者稱抗爭情勢還未達到「恐怖主義」階段。但中國全國人大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韓大元也強調,北京依法有權宣布在香港實施緊急狀態。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5日下午邀請中國專家學者,就香港問題舉行吹風會。
外媒在會中詢及,中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日前提及香港出現「恐怖主義」苗頭,接著又指示威者13日毆打中國公安、環球時報記者是「近乎恐怖主義的行徑」。但香港高級警司認為,屬於嚴重罪行,但不構成恐怖主義行為,顯示北京與香港對「恐怖主義」定義,似乎有所不同。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港澳研究室主任張建對此表示,港澳辦的定性用語並沒有說是抗爭已是「恐怖主義」,而是出現「苗頭」或是「近乎」,這只是形容事態嚴重性,已朝「恐怖主義」過渡,若不處理就會演化出「恐怖主義」。
另外,有港媒問到,北京是否會宣布香港進入緊急狀態,並由解放軍介入處理抗爭,這是否會破壞香港「一國兩制」。
韓大元表示,根據「基本法」第18條規定,當香港發生危及國家統一和安全的動亂,而特區政府不能控制的話,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決定頒布在香港實施緊急狀態。此外,根據「駐軍法」第4條規定,特區政府在必要時可以請求中央人民政府,派出駐港部隊協助維持社會治安和救治災害。
至於實施上述兩條規定,是否造成「一國兩制」的失敗,韓大元認為,「依法治港」是指透過法治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以及香港的繁榮穩定,與市民的權利和自由,如果出現法律規定的情況,「嚴格按照法律程序辦事是唯一途徑」。
澳門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陳端洪則在回答外媒提問時表示,目前看不到香港發生的事情與修改「基本法」,有必要關聯性。
他認為,出現社會、政治和經濟危機,不代表出現憲制危機,也不代表「一國兩制」出錯,即便修改「一國兩制」基本方針,也要在香港主權移交50年後,至於具體政策則可以靈活調整。
對於香港民眾不滿特首林鄭月娥的施政,並要求成立獨立調查小組調查港警近期處理抗爭是否有違法之虞,韓大元則表示,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制度,民眾的不滿應該回歸法治,在有效法律程序中得到解決,至於獨立調查一事,香港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已經開始運作。(編輯:邱國強)
(中央社倫敦15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今天說,如果香港局勢進一步惡化,中國將展現力量以平息香港抗議活動。他指控某些外國勢力煽動香港暴力示威,同時西方媒體報導有失平衡,混淆是非。
劉曉明告訴記者:「一旦香港形勢進一步惡化…中央政府不會坐視不管。」中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日前提及,香港出現「恐怖主義」苗頭。
「我們在基本法範圍內有足夠辦法和能力迅速平息任何動亂,他們的舉動是嚴重的暴力罪行,並且已顯示出恐怖主義跡象。」
劉曉明說:「中國中央政府不會允許一些暴力罪犯把香港拖入一條險路、拖入一處深淵。」
劉曉明在倫敦告訴記者:「外國勢力必須停止干預香港事務,不要縱容暴行-他們不該誤判形勢、走錯路,否則他們就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他並說:「證據顯示,如果沒有外國勢力介入和煽動,形勢就不致於這麼嚴重地惡化。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任何其他國家都不該介入香港內政。」
劉曉明並指控西方媒體的報導不平衡,混淆是非。
劉曉明告訴記者,逃犯條例已暫停修訂;「這項法案是否撤回,由香港政府決定。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承諾與民眾進一步溝通。」
他並說:「我講過,逃犯條例修正案是對香港有利的好法案,它讓香港成為司法安全港,而不是逃犯的避風港。」
「但外界瞭解不夠,所以(香港)特區政府可能需要時間來解釋他們的立場,以說服香港民眾,這項法案對香港有利。」(譯者:葉俐緯/核稿:張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