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9日電)誠品風潮明年吹向日本,吳旻潔盼延續台灣誠品的活動策展頻率,就怕開了家「很安靜」的店。談到海外展店最大夢想,她直覺想在紐約黃金地段開家大誠品,賣中文書呈現東方文化。
誠品以「連鎖不複製」的精神,目前已開出獨立大店、百貨購物中心店、捷運通道、小型特殊店等4類型,也走進科學園區、古蹟、醫院、購物中心等特殊地點。
如果發揮想像力,不考慮現實面,誠品最想在哪裡開店?誠品董事長吳旻潔接受中央社專訪時回應,「在美國紐約最黃金地段的地方,譬如說像第五大道,像蘋果旗艦店的地方,旁邊開一家大誠品」,這個答案在她看到題目的瞬間,就跳了出來。
西方主流價值面前 擺上不同語彙符號
緣起可從吳旻潔在國外主修廣電新聞說起,她和一位美國朋友討論911事件時,引用美國哲學家杭士基(Noam Chomsky)的想法,「美國多年來持續在其他國家發動戰爭,為什麼發生在你家就叫恐怖攻擊,可是你施加給別人就叫正義呢」,但朋友完全不接受這觀點,認為吳旻潔「妳就是個恐怖分子」。
吳旻潔強調,她不是要挑戰美國主流價值,「我喝星巴克,也吃麥當勞,穿Levis」,她很想在一個西方主流價值文化代表的地方,提出另外一種聲音和可能性,「我會在那家店裡擺上一定量體的中文書,把不同的語彙和符號擺在他們眼前」。
不過,吳旻潔強調,誠品插旗紐約黃金地段,是個不切實際的「夢想」;至於何時能夠跨出亞洲城市,前進歐美國家,吳旻潔笑說,「至少5年內看不見,10年後不知道」,也許等她把「董事長」這個規劃藍圖的職位做得更稱職,才會有更清楚的答案。
台灣誠品與日本蔦屋 創辦人特質迥異
今年10月,誠品宣布首度跨出華人社會,攜手「三井不動產」與百年書店「株式會社有隣堂」,以品牌授權模式進軍日本市場,預計明年誠品30週年之際,在東京日本橋開展首店。原生於台灣的誠品輸出到日本市場,對誠品來說意義非凡。
許多人喜歡把誠品和蔦屋書店放在同一個象限比較,但對吳旻潔來說,「它們一點都不像」,根本上的差異來自領導人的特質。
誠品創辦人吳清友和蔦屋社長增田宗昭其實有過多次交流,「當吳老闆與增田社長對話的時候,你會看到兩個白髮的人,一快一慢,一外顯、一內斂,彼此又相互欣賞」。
吳旻潔形容,「增田社長是精力旺盛、創意十足、聰明厲害,會捲起袖子的那種實戰家」,而父親吳清友「不管市場趨勢、不管生意狀況,總是思考人類需要什麼,只做他覺得生命中重要的事,他的創業理念談的是身心安頓、心靈停泊」。
她說,「在台灣,人們對於誠品可能習以為常,可是走到香港或日本,你會發現他們對於文化與閱讀生活,其實有很多期待與理想,但覺得沒有被在地環境滿足,所以當一個外來者要來進行這樣的事情,就充滿期許、要求與嚮往」,吳旻潔感覺肩上的擔子又沉重了些。
誠品明年秋天日本展店 三方磨合正開始
「誠品不只是一家書店,更是台灣之寶」,三井不動產商業設施本部長石神裕之給予誠品高度評價,更對於松菸誠品有書、有茶、有手作創意等生活美學感到驚豔,盼誠品能以「新鮮外來眼光,重新詮釋日本文化」。
但面對市場的熱切期待,誠品、三井、有隣堂的磨合才正要開始。吳旻潔簡單劃分三者分工,由三井提供建物項目,有隣堂有圖書採購經驗,誠品主責概念,扮演創意腦袋的工作。
以有隣堂的經驗舉例,漫畫是日本出版銷售很好的類別,但誠品書店主攻社會閱讀,書籍品類不會優先考慮漫畫;在文創選品的眼光上,台日雙方也有落差;而日本出版社相對通路強勢,誠品也必須和上游持續溝通。
此外,台灣誠品書店的特色是活動策展企劃頻繁,「週週有活動」,但日本書店與賣場不常辦活動;吳旻潔說,「我最害怕就是開了一家很安靜的店」,並非誠品把基本配置做出來後,這個品牌就會帶來人潮,人真正關注的是裡面不斷發生的事。
吳旻潔認為,誠品並非要改變日本市場,而是希望提供當地社會一個不同的選擇,並期許誠品扮演台灣文創到海外的橋梁,輸出台灣文創元素與品牌。
誠品前進大陸不躁進 尋覓新南向商機
誠品目前已在兩岸三地建立據點,2012年跨出台灣至香港銅鑼灣展店、2015年在蘇州開展大陸首店,並創下最快損益兩平的紀錄,首本銷售的書籍恰好是中央社董事長劉克襄的「男人菜市場」。
吳旻潔說,占地3萬平方米的深圳大店年底將開幕,「即便上海店最終沒有開,但我們在上海進行的文化史料收集,至今都沒停」。誠品是屬於華人社會的品牌,若沒在最多華人的地區有一定程度的展現,會覺得遺憾;但她強調,這不代表誠品要躁進。
曾有大陸業者畫了一個大願景力邀誠品,喊出配合小鎮復興計畫,讓誠品展店「萬馬奔騰」;當時,吳清友與吳旻潔對看了一眼,心照不宣,大規模複製絕對不是誠品想要的。(編輯:張良知)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9日電)擺在誠品眼前的天秤兩端住著理想與現實,掌舵誠品的吳旻潔說,「我必須精明,才有本錢浪漫」,誠品未來能否勝出關鍵將是「全通路」,誠品也正朝著「文化觀光」的願景邁進。
去年7月,誠品創辦人吳清友驟逝,吳旻潔承續父志接任誠品董事長,這一年,吳旻潔39歲,巧的是,1989年吳清友創辦誠品時,也是39歲。
誠品的意義是什麼?吳旻潔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說,這一題「很多很多的答案」,若一要選一個,「誠品是一個能與人為善的重要平台,是一種舞台、一種創作、一種橋梁」。
如果,誠品是一個天平,那麼「浪漫」與「精明」就是它兩端的砝碼,吳旻潔說,她的責任,是在兩者間找到平衡的支點,不失誠品本色,又能永續發展,「我必須夠精明,才有浪漫的本錢。」
「沒有商業,誠品不能活,沒有文化,誠品不想活」,吳清友曾如此說道,面對浪漫與精明的天秤兩端,吳旻潔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說,這不能去選擇,而是「我必須要能精明,讓我有浪漫的本錢。」
誠品打造全通路 讓顧客連上一個圓
不過商場卻是現實冷酷的,近年崛起的網路電商已掀起全球通路革命,吳旻潔心中雪亮,既不能期待書店獲利,零售業的廝殺,也很血腥薄利,「但這兩件事分開來不好做,合體卻能互補,成為彼此的養分」。
要如何讓合體效益才能發揮到最大?吳旻潔的答案是「全通路」,把誠品接觸顧客的媒介從社群、電子商務、實體店面、網站、APP等全部互通串聯,「一連接上,就是一個圓,而不是很多個單點。」提供消費者網上下單、線下取貨、線上查詢、線下訂貨等虛實整合不漏接服務。
吳旻潔強調,「全通路」是誠品未來勝出的關鍵,但是誠品還沒有完全做到,她評估要勾勒出全通路的「虛線」,從現在開始還需要兩年的時間。
延續24小時書店 誠品對「閱讀」的宣誓
誠品敦南店是全國第一家、也是唯一家全天24小時、全年365天不打烊書店,多年來圈了無數誠品粉,讓閱讀成為台北夜生活的一部份,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曾經夜遊敦南店,在體感店裡的書香氛圍後,讚嘆不已:「我相信台灣已經步入知識型與創意型的社會」。
誠品敦南租約即將在2020年到期,許多人關切24小時書店何去處?夜間書店是否就此絕響?吳旻潔向誠品粉掛保證,台北市一定要有一家24小時書店「雖然不見得常去,但你知道它就在那裡。」因為這是誠品的創新,是誠品在閱讀上的一種宣示。
根據誠品初步規劃,未來24小時店移師南西、信義、松菸都有機會,若以客觀條件來看,南西店「雀屏中選」機率最大,不過「大家覺得它合適,我就在想,非它不可了嗎?」吳旻潔眼中閃過一抹頑皮的笑意,賣了個小小的關子。
整合文創元素 誠品要做文化觀光領頭羊
198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文化觀光(cultural tourism)」概念,意思是,為了參與不同的文化環境而產生的觀光行為;吳旻潔說,她看到「文化觀光」一詞時,心裡忍不住大叫一聲「哇」,這就是誠品想要告訴大家、表達自己最適當的語彙。
事實上,誠品敦南24小時書店被列為全台最熱門的文化景點,CNN也評選松菸誠品為全球最酷的百貨之一,「文化觀光」是誠品的策略重心,吳旻潔認為,還可以做得更好更多,藉由誠品的平台資源,整合台灣文創元素,讓旅客感受台灣文化的活力,從閱讀、活動、伴手禮、電影到空間設計、產品設計等,提供更深度體驗與高質美感。
吳旻潔說,她有一個夢,希望未來觀光客行程表上「必玩之地」除了故宮、士林夜市或阿里山之外,一定要有誠品,希望大家會覺得「沒來過誠品,會錯過了重要的一站」。(編輯:陸倩瑤/張良知)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9日電)去年7月,誠品創辦人吳清友因病驟逝,女兒吳旻潔正式接班董事長,在波瀾中朝著航線前行,吳旻潔稱父親「吳老闆」,吳清友欣然接受,這對父女情深不張揚,默默守護彼此。
吳旻潔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面對記者提問父親對女兒說過最難忘的讚美,她遲疑了幾秒鐘後說,「應該是對身高的讚美吧」,吳旻潔吐出這個無厘頭式的答案。
有一回,她陪「吳老闆」散步,身高188公分的吳清友以略帶誇張讚賞的語氣,對著約170公分的吳旻潔說:「Mercy(吳旻潔的英文名字),妳身高這樣,我覺得不錯!」看著父親似笑非笑的表情,吳旻潔用力點頭,父女倆刻意打量彼此的身高,在陽明山的林間小道相視大笑,走路有風。
當然吳清友給予女兒的讚美絕對不只有身高,但這一件過去的日常小事,讓吳旻潔在訪談中開懷大笑,凸顯她與父親間的深厚感情和絕佳默契。
28歲被迫長大 吳旻潔替父親扛壓力
2004年,吳旻潔進入誠品,跟父親有更多交集,改口叫父親「吳老闆」、「吳先生」,成為父親事業上得力助手,2006年,父親因為第二次動開心手術,28歲的她被迫瞬間變強大,分擔集團正常營運的重責。
她記得,代理職務的第一天就先簽了傳票,接著簽支票,從新台幣3萬、5萬元到300、400萬元,握在手裡的筆似乎愈來愈重,她才明白,即便親如女兒,直到獨自面對,才理解父親承受的是如此龐大的財務壓力。
然而,父女倆免不了有意見分歧的時候,吳旻潔記憶最深刻的一次,是在2015年的一個晚上。
那時候,誠品松菸被烏龍爆料,吳旻潔決定舉行記者會親自澄清,前一晚,吳家有一場會前會的討論,吳清友認為既然光明磊落,就是要從頭到尾、鉅細靡遺地幫媒體上課,但當過記者的吳旻潔不以為然,吳清友急了,激動地對女兒說教:「妳不要這麼軟弱、不要息事寧人。」父女倆各持己見。
不過,2個小時後,吳清友輕聲敲開女兒的房門,探出半個頭、聲音壓得低低的:「攏隨在哩啦(都隨便妳啦)。」直至今日,吳旻潔仍記得從門縫中露出的那半張臉,不是嚴格的「吳老闆」,而是拙於表達愛意,只好找藉口來看女兒有沒有蓋好被子的父親。
吳清友的手機備忘錄裡儲存著一張女兒吳旻潔的照片,那是吳旻潔出國遊玩的照片,頭戴棒球帽、身穿背心牛仔褲,笑得無憂無慮,吳清友在下方用文字備註寫下:「作為一位父親,我寧願女兒如此暢然自在,不必是稱職的誠品CEO。」
吳旻潔說,她是在整理父親的遺物時,無意間翻到這張照片,當下淚崩,「妳確定要一直做誠品嗎?妳可以有別的選擇」、「我們可以把誠品給賣掉,妳可以去做妳愛做的事」,父親說過的話在她耳邊迴響。
2017年,吳清友病逝,吳旻潔一肩扛起經營之責,她說:「我沒有被勉強,也沒有人家說的『承擔』那麼偉大,真的覺得,這是my pleasure(我的榮幸)。」她唯一擔心的是,「萬一把它(誠品)搞砸了怎麼辦?」
在誠品歷練14年間,吳旻潔曾主導組織變革,也開啟「誠品生活」品牌,並歷經松菸文創園區BOT提案、誠品勤美綠園道、誠品生活股票上櫃、誠品松菸店,以及誠品生活蘇州的城市文化綜合體等重要里程碑。
誠品南西店是吳旻潔獨挑大梁的第一個作品,首月寫下120萬人次光顧的亮眼成績;10月中旬,誠品宣布攜手日本三井不動產,以品牌授權方式進軍日本,確定2019年秋天落腳東京日本橋,接著,誠品生活深圳店也將在年底前開幕。
無論誠品南西店開幕,還是與三井簽約記者會上,吳旻潔都不忘提及「吳老闆」,她說,「談論他是一種思念他的方式」。誠品創立將屆滿30週年,吳旻潔說,如果可以的話,很想問父親:「誠品下個30年,他會怎麼想?畢竟他有我,我卻沒有另一個Mercy。」(編輯:陸倩瑤/張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