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新化老街有不少巴洛克風格建築,都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修建的.日本殖民統治者在台灣各地以改進市容為藉口,拆毀了大量中式建築,包括古老的廟宇,原地改為建造巴洛克風格西式建築.這些建築在台灣常常被歸類為日式建築,這令日本人感到十分納悶.準確說應該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西式建築.
新化老街的歷史建築固然是吸引我來的主要原因,但新化還有不少美食以及其他中日風格建築和文化景點可以逛,有時間的話來玩一整天也是可以的.新化老街是中正路的一段.我今天的半日遊主要行程就是中正路,由北向南走透透,然後順路訪問周邊一些景點.

太子宮就在朝天宮的馬路對面
老街炒飯採用新化本地黃金蛋
山寨版的7-Eleven便利店

最臭名昭著的台灣美食:臭豆腐.麻辣臭豆腐比油炸的臭豆腐更臭.
越南美食在台湾随处可见,因为越南新娘很多,来这里打工和偷渡的越南人更多。
“晉發米穀商店”招牌的第一個字用的簡體字,可見簡體字很多都是有古文字來源的.
新化老街建築規整,因為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統一規劃建設的.

不論是老街咖啡還是東成醬油都有濃濃懷舊氣氛,很適合拍照打卡.

街頭美食多在夜晚經營,白天很多都沒開業.
中國傳統糕點,手工作坊製作.品種繁多,有些很難在其他地方見到了,例如造型糖霜.
武德殿是日本殖民統治者散播武士道的場所,曾經荒廢需求,近年來在台灣紛紛得到翻新再利用,例如高雄的武德殿就有日本劍道課程.
台灣有很多閩南民居建築,不少已經被周圍的水泥建築包圍,成為孤島.

可直接飲用的純淨水,投幣購買.可惜機器壞掉了.菲律賓和馬來西亞也有這種街頭賣水機.
當地貌似還有居民散養公雞

南圳綠堤堤岸公園是新化當地居民散步的好去處

這樣就走到中正路的最南端了.扭頭回城吧.回到武德殿,其後方還有一些日式宿舍建築,現在改為文創商店



北京有天壇,新化也有天壇,而且是香火旺盛的宮廟.


新化其實類似一個縣城,居民剛剛城市化,還保留了不少古早的生活傳統.
閩南農家常見的草帽也可以買到
當鋪門口布簾是典型日本風格,體現了台灣深受日本殖民統治的影響至今.
大陸人吃不起的茶葉蛋在這裡是平民美食,不過一般不一粒粒賣,所以我沒買.
新化國小內有座”奉安殿”,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設於學校內,放置日本天皇和皇后照片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