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9日電)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正儀今天出席文化總會會員大會,被問到故宮將在7月辦的「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展覽有意更名,林正儀說,展覽無涉去中國化,也和轉型正義無關。
媒體報導,故宮展覽也要「轉型」?故宮7月排定「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展覽,部分民眾質疑「孔子與台灣關聯」。
林正儀今天下午出席第七屆文化總會會員大會,會後接受媒體訪問時,他提到「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無涉去中國化,也和轉型正義無關,他鼓勵研究人員,策展時展覽名稱要緊扣主題訴求。
至於展覽是否要更名,林正儀表示,展覽名稱還不確定,「但希望回歸到藝術的特質,無涉去中國化」。他提到,用「萬世師表」稱呼孔子,這是在教育上的尊稱和封號,「無關藝術的策展呈現」,他強調,還是要回到藝術特質上去看待。
故宮將以東亞觀點研究館內中國為主文物,故宮院長林正儀指出,今年展覽因都是2、3年前排定,內容無法更動,但在展名及介紹會更謹慎。如7月「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考慮部分民眾「孔子與台灣關聯」質疑,會再思考展名,以免產生對立。
台中市長林佳龍年初談重建台中神社時,曾指台中孔廟是「國民黨是把以前的日本神社幹掉,來用孔子統治」,引發認同與批判聲浪。林正儀說,孔子對華夏文化影響很大,故宮研究上會跳脫意識形態,介紹孔子固有價值,也以藝術性和文化性詮釋展品,但展名是否要用「萬世師表」,會再思考。
故宮5月將辦「于右任書法展」,由於于右任在政治上被定位為國民黨大老,早年矗立在玉山頂的銅像,1995年被獨派人士以「威權文化代表影響玉山視線」拆除,也引外界好奇故宮將如何介紹于右任。
林正儀說,于右任在政治上固然各界有不同看法,但其書畫藝術確有成就,展覽文字將強調其藝術成就,會避免用易引發爭議字眼。
至於上任後哪檔展覽最符合心目中理想,林正儀說,故宮正規畫結合書畫、器物、圖書文獻3個研究處的聯合展,希望打出故宮文創新品牌,推動故宮公共化、新美學運動。展覽推出後,觀眾就可一睹故宮新風采。
故宮新研究觀點跳脫中國,倘若中國以文物屬中、要求歸還怎麼辦?林正儀表示,文物流通保存本來就有不同時代背景,大英博物館、羅浮宮藏品來自世界各地,也都沒歸還。他認為正是世界文物流通現象,可讓更多人看到不同國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