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吉隆坡24日綜合外電報導)馬來西亞今天對直言不諱的北韓大使提出警告,若他繼續就金正男遇刺案的調查「大肆說謊」,可能會被驅逐出境。
法新社報導,大馬外長阿尼法(Anifah Aman)對北韓大使姜哲(Kang Chol,音譯)發出猛烈抨擊。姜哲先前曾說:「我們無法信任馬來西亞警方進行的調查。」
姜哲也宣稱,這項調查行動具政治動機,指馬來西亞與南韓勾結,陷害北韓。
阿尼法警告姜哲,他應該對自己的言論更加注意。
他說:「他必須感謝馬來西亞政府對他的信心。我希望他明白,我所說的『必須感謝馬來西亞政府對他的信心』是什麼意思。」
「北韓大使已被知會(警方調查的)相關程序,但他一直懷有妄想,還大肆說謊,提出不利於馬來西亞政府的指控。」
1名資深政府官員表示,姜哲已經收到「黃牌」警告,並說:「若他再提出這些毫無根據的指控,他將會被驅逐出境。」
姜哲已被大馬外交部召見,就持續口出惡言遭到斥責。
(中央社台北24日電)北韓中央通信社23日罕見地以不點名方式批評中國大陸「卑鄙」,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對此發表社評指出,北京應堅決反對北韓擁核,不與平壤衝動態度一般見識、不做無原則的讓步,也不逼她。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兄長金正男遇刺身亡後,中國大陸商務部18日宣布,本年度暫停進口北韓原產煤炭,理由是執行聯合國安理會去年11月針對北韓核試做出的制裁決議。
對於中國大陸官方做法,北韓官方通訊社-北韓中央通信社(KCNA,或譯朝中社)官網23日以「卑鄙的做法,低級的算法」為題發表評論,不點名地批評中國採取非人道措施全面斷絕北韓改善民生的對外貿易。
這篇評論說,那個「口口聲聲標榜友好鄰邦的周邊國家以及以大國自居的國家」,對美國隨波逐流,卻辯稱這一卑鄙做法意在制止核計畫,而非對北韓的民生造成影響。
評論說,這種作法「實際上同敵對勢力要搞垮北韓制度的陰謀大同小異」。
對於北韓官媒罕見地以激烈用詞不點名批評中國作法,中共中央委員會機關報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則以「堅決執行安理會決議,莫睬朝中社(北韓中央通信社)評論」為題,發表評論,以三點意見回應。
社評指出,第一,北京應堅持嚴格執行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立場,不受平壤對此採取什麼反應的影響。第二,至少在一段時間裡,不與平壤的衝動態度一般見識,不主動升級雙方的隔空語言衝突。
第三,穩穩保持既堅決反對北韓擁核、又盡量維持對北韓正常國家關係的基本路線。不對平壤做無原則的讓步,也不逼她。
環球社評指出,北韓與大陸關係不是當年的中蘇關係,北韓沒有能力與中國全面對峙,也不會有實質對抗。讓中國與北韓關係徹底破裂不符合平壤的利益,因為她在現有體制下與美國、南韓完全改善關係幾無可能。1060224
陸禁煤炭進口 北韓官媒罕見重批
(中央社首爾24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大陸日前宣布禁止進口北韓煤炭,明顯意在懲罰北韓試射飛彈,平壤罕見將砲口瞄準首要盟邦中國大陸,指大陸「隨著美國起舞」。
法新社報導,中國大陸與北韓的情誼在韓戰戰火中凝聚,但雙方的關係近年開始出現磨擦,大陸日漸對北韓任性核試感到惱火。
大陸上週宣布,本年度暫停進口北韓的煤。煤礦外銷是北韓一大主要外匯收入。大陸此舉是在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親自指導、首度向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展示武力的飛彈試射後所祭出。
由北韓官方的中央通信社(KCNA)發出的一篇署名文章,痛批北京禁止進口北韓煤的舉動。文章沒有直接點名中國大陸,改稱「一個鄰國」。
文章說:「這個國家,標榜自己是個大國,卻隨著美國起舞;它毫不猶豫地採取無情手段,例如完全封鎖攸關改善人民生活水準的外貿行為。」
文章並稱,認為北韓會因一點小錢被切斷,而停下核武與洲際彈道飛彈計畫,「完全是幼稚的想法」。
路透社報導,川普政府已表示,中國大陸應採取更多行動向北韓施壓。
去年北韓是中國大陸第4大煤礦進口國,非褐煤共進口2248萬噸,較2015年增加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