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泉水水源来自自来水 一年花费达1.34亿元令人费解

我国自来水品质远超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环境保护机构所设立的最低水平,但我国消费者2015年在矿泉水上的花费却达1亿3400万新元。而这些矿泉水的来源其实是我国和马来西亚的自来水。

根据欧睿国际(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数据,本地消费者去年共花了1亿3400万新元购买矿泉水,比五年前多了24%。

而虽然一部分矿泉水的水源来自矿物质高的山泉,但大部分的矿泉水,包括F&N公司的Ice Mountain矿泉水和可口可乐公司的Dasani矿泉水都是来自公共水源。其中,在本地售卖的Ice Mountain生产自马来西亚的自来水,而Dasani则是采用本地水供,并在马来西亚工厂加工。两家公司都表示,他们都对水源进行多次过滤和净化,将他们的“纯矿泉水”和自来水区分开来。




公用事业局表示,600毫升的自来水只需0.001元,但一瓶600毫升的矿泉水售价则约0.50元至1元,价格贵上 500至1000倍。我国自来水便宜、干净,但国人依然愿意花上千倍的价钱购买矿泉水,现象令许多环境保护者和专家感到不解。

我国外交部巡回大使许通美(Tommy Koh)和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Leong Ching表示,国人或许并没有充分了解一些矿泉水的水源。而南洋理工大学的Ng Wun Jern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Ong Choon Nam则认为,国人是出于便利而选择矿泉水。

南洋理工大学环境及水源研究学院执行长Ng Wun Jern教授指出,虽然两者的价钱相差许多,但不足以激励消费者转向饮用自来水。

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研究学院院长Ong Choon Nam教授认为,人们甘愿花一点钱买矿泉水也不愿四处携带水瓶找水源。他说:“要说服人们把花在矿泉水的钱省下来不容易,因为以1元购买矿泉水对许多人来说是便宜的。”

同时,新加坡管理大学的Seshan Ramaswami表示,人们在花1元购买矿泉水时,不是对比自来水的价钱 ,而是对比小贩中心或食阁里汽水或冰茶的价钱。他说:“自来水(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最便宜、最健康的选择。”

他也指出,对许多外国人来说,他们可能不知道新加坡的自来水是可以饮用的,也对许多地方,包括我国的水源没信心。

然而,欧睿国际分析师Andrea Lianto认为,即使国人知道我国的自来水是可以饮用的,许多消费者较关注健康与卫生问题,例如“水管的清洁与卫生”。

公用事业局表示,我国的水管都是用符合国际水平的材料制成的。

此外,许通美教授和Leong Ching副教授曾在2009年尝试发起运动,鼓励国人饮用自来水,不要喝矿泉水。这是因为生产和运输矿泉水需要大量的塑料和能源,对环境弊大于利。

但矿泉水行业在我国仍是个利润丰厚的行业,而多数消费者都依然无动于衷,水源研究者和环境保护者表示需要下更多的功夫来破解人们对自来水和矿泉水的谜思,使公众更能够接受自来水。

据学者的分析,此问题有5个解决方案。其一,Ong Choon Nam和Ramaswami表示,较实际的方法就是装置更多饮水机,帮助消费者调整心态,不需因饮用厕所里的水而感到恶心。

Ramaswami说:“鼓励公厕业者在厕所外装置饮水机会起很大的作用。即使厕所里的自来水和饮水机里的水源是一样的,两者分开装置有助于改变人们的观点,认为水源是可以安全饮用的。”

其二,我国目前售卖的矿泉水都是受到农粮局的管制,但不是每个矿泉水厂商都有义务在包装上清楚注明水的来源。因此,许通美教授和Leong Ching副教授表示,在包装上详细注明供应水的国家、进口商的名字和地址等资料会使消费者的心态有所改变。

其三,Ng Wun Jern教授指出,有些人不喜欢自来水的味道,因此可以通过教育,教导人们自来水的“安全性”,以及自己如何在家中自行改善自来水的味道。Ramaswami教授也提议,当局可推出化验报告,证明自来水是可以安全饮用的。

其四,站在环保的立场,当局可使用较少材料制作塑料瓶,甚至制造像Ooho一样可食用的“塑料瓶”。

最后,专家表示,政府可以实施塑料税收,或更改现有的习惯,不在公开活动上或学校派发矿泉水。

许通美教授和Leong Ching副教授也表示:“公用事业局主席陈义辅就以身作则。我们曾在活动上看过,他只要是矿泉水,一概不饮用。不需要喧哗,也不需要大肆发表言论,这是个选择问题。”
– CH8/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