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讯 记者唐珩报道:4月10日20时30分许,北京至广州的CZ323航班旅客沈某因对飞机乘务员服务不满,对其进行辱骂,并拿起一杯水将两名乘务员的脸和衣服泼湿。这是4月8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发布了首批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后,第一个“再吃螃蟹”的机闹旅客。
中航协公布的首批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名单包括3名旅客,记录期限分别为1年和2年。这也是《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办法(试行)》2月1日实施以来的第一笔重锤。
记者了解到,首批依据《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办法(试行)》被记录的3名旅客,均在搭乘民航班机出行时发生了不文明行为,并受到了公安机关的处理。其中,旅客乔某在飞机下降阶段违规使用平板电脑,且不听从机组人员多次劝阻,公安机关对其行政罚款200元。旅客邓某在经过安检时被查出其随身携带的挎包中有牛奶,邓某拒不执行安检规定并将牛奶砸向工作人员和安检X光机,公安机关对其做出了拘留10日的处理。旅客高某因不满所乘航班延误,将航空公司处理旅客安置问题的工作人员推倒在地,造成现场秩序混乱,公安机关对其行政罚款200元。依据相关办法,乔某和高某被列入记录1年,邓某被列入记录2年。
《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办法(试行)》自实施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被问起该办法时都纷纷点赞,认为该办法的出台不仅能规范市场秩序,维护航空运输安全,同时也能起到很好的预防和震慑作用。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海航集团有限公司、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航空公司在此前签署的《关于共同营造文明乘机大环境的联合声明》中也提出,将积极响应民航和旅游管理部门的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工作,对列入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的相关当事人将采取一定限制服务措施。
记者了解到,就目前而言,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暂时只能起到震慑作用,各大航空公司也尚未明确“一定限制服务措施”的内容,网传“黑名单”旅客无法购票。航空业内部人士则向记者透露,中国民航局目前也要求各航空公司按照中航协发布的《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办法(试行)》,定时向民航局上报不文明旅客名单,作为限制不文明旅客的匹配措施。
针对4月10日旅客沈某在南航CZ323航班上水泼乘务员的行为,机场公安局民警接报到场后将沈某带回派出所进行调查。经调查取证,沈某的行为已构成公然侮辱他人。机场公安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对违法行为人沈某处以行政拘留三日。而《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办法(试行)》每月都会更新黑名单,下个月此时,沈某很可能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买单。
面对不文明行为,网友们的态度也很明确:应该曝光、禁飞!网友@weiwei16 表示,正因为航班上对这种人渣处罚太轻了,导致这种扰乱飞行的事层出不穷。国家理应严厉打击严厉惩处。网友@pypypy则称:“对这个人渣的处罚确实有些轻了,应该曝光姓名、单位,同时列入禁飞黑名单。”
附:《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办法(试行)》所指的不文明行为主要分为10类:
(1)堵塞、强占、冲击值机柜台、安检通道及登机口(通道)的;
(2)违反规定进入机坪、跑道和滑行道的;
(3)强行登(占)、拦截航空器的;
(4)对民航工作人员实施人身攻击或威胁实施此类攻击的;
(5)强行冲击驾驶舱、擅自打开应急舱门的;
(6)故意损坏机场、航空器内设施设备的;
(7)违反客舱安全规定,拒不执行机组人员指令的;
(8)在机场、航空器内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的;
(9)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
(10)妨碍民航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或者煽动旅客妨碍民航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以及其它扰乱航空运输秩序、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或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民航规章应予以处罚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