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 驻泰国、日本、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俞懿春 苏亚 蒋丰 青木】中国春节长假将至,以日本为首的国家,提前做足各种功课,使出浑身解数吸引中国游客,期待爆买重现。根据《环球时报》驻各地记者今年春节前的调查,中国人在海外消费出现新动向,在一些国家中,中国人更倾向于购买当地特色服务,甚至趁长假机会考察投资房地产或者当地企业的可能性。
赴日体检成重头戏
除了购物观光,医疗体检近期成为中国游客访日行程中的“重头戏”。春节临近,以高端体检为主要内容的赴日医疗旅游,逐渐成为国人的热门之选。
根据日本政策投资银行2015年发布的报告,到2020年,仅以体检为目的的赴日中国游客每年就将超过31万人次,潜在市场规模将达5507亿日元(约合307.8亿元人民币)。为吸引中国人体检,日本各地大力培育“医疗旅行”产业。为了一探虚实,《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近期前往东京的西台医院“以身试检”。通过调查发现,日本体检旅游主要靠三大优势吸引中国人。
其一是地缘和价格。中国与日本的时差只有1个小时,入境手续相对简单。日本政府还对中国游客发放“医疗签证”,鼓励赴日治疗和体检。签证的有效期最多可达3年,每次停留时间最长可达半年。而且,一次包括癌症筛查在内的全身精密体检,价格只需要30万日元(约合1.68万元人民币)左右。
其二是技术。日本的癌症检查体系已经建立起一个以毫米、微米为单位的网,能够发现5毫米至10毫米的早期癌症肿瘤,而世界平均水平是15毫米。
其三是服务。日本体检给记者印象最深的就是服务。体检环境如高级宾馆,日本医护人员普遍专业素质较高,每项服务根据个人情况“私人订制”,体检进行到哪一步、结果如何,医生都会一一讲解。
但随着赴日体检人数的飙升,各种“黑中介”也相继出现。费用高昂、时间压缩、项目不对、签证出事……有些中国游客甚至被人忽悠,拿着“旅游签证”到日本体检,查出病后在日就诊,可是病还没看完签证就已经到期,稀里糊涂成了“黑户口”。所以,只有拿到日本的“医疗签证”,才能安心在日本接受医疗服务。
泰国招揽中国人“买房”
今年春节,泰国房地产商为了吸引中国人买房置业,也提前打出各种广告。
泰国Fragrant房地产大众有限公司近日邀请中国赴泰游客,参加将于6日举行的泰国华裔女歌手、因参加“中国好声音”而出名的“小邓丽君”朗嘎拉姆演唱会,地点位于该公司开发的楼盘。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内地购房者在泰国购房数量较第二季度增长了39%,较去年同期增长111%,平均单套成交金额达到61万美元。
根据泰国法律,外国人在泰国无法直接购买土地或者别墅,但是可以购买公寓。泰国实行永久产权制度,外国人购买公寓即可获得永久产权,可以进行自由买卖、转让或抵押。泰国也允许采用贷款方式购房,首付比例约为总房款的10%-20%。此外,区别于中国以建筑面积计价的方式,泰国的房产无公摊面积,业主购买的面积即为实际使用面积。
但有分析人士提醒,泰国房地产行业受到宏观经济等多重因素影响,房价近期虚高,投资房产收益存在风险。
趁春节“了解德国公司”
中国游客到德国,特别爱买奶粉、箱包等传统产品。不过今年春节,《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发现,中国人开始在德买房,甚至掀起“买公司热”。
德国《经济新闻报》报道称,柏林房价比英国伦敦便宜很多,吸引大量来自中国的买房者。特别是春节期间,很多中国买房者赶到柏林看房。一名带儿子来德国买房的中国企业主周先生称,自己刚在柏林买了一套靠近大学的60多平方米的公寓,才不到20万欧元。他说,“买房是为了给儿子明年来德国留学准备的,同时也是一种投资”。
最引人注目的是春节期间掀起的“买德国公司热”。据了解,德国各州各城市的经济部门,纷纷利用春节举办招商活动,吸引中国企业来当地并购和投资。汉堡市营销部门主管诺曼告诉《环球时报》,德国各地现在都举办中国春节活动,这时候邀请中企来投资,更容易使他们对当地产生投资欲望。据德国财经网报道,许多中企希望买德国企业。这几天,已签合同的就有四五家。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报告称,中国投资者去年收购36家德国企业。大部分中国投资者讲究战略性扩张,收购德企后,能更容易地使产品出口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