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航”的越来越多了

航空服务加速分化,有利于将更多选择权交给旅客,实现个性化和大众化出行。深圳机场将计划建设低成本航站楼,促进低成本航空在深发展。 深圳商报记者 陈发清 通讯员 曾健 摄
深圳商报记者 陈发清
中联航发出公告,决定从3月29日起全面实施低成本航空模式,将提供最纯粹、最直接的位移服务,票价不再包含免费附加服务,业界称之为“裸航”。这意味着中国的航空出行正加速分化,一方面是以中联航、九元航空、西部航空为代表的国内低成本航空兴起,而以三大航为代表的传统全服务航空公司也正推进增值服务研究,努力从运输服务商向全方位服务商转变。

低成本航空改变航空出行
传统的民航票价通常包括机上餐饮、一定重量的行李托运、旅客自主选座等服务,提供商也被称之为全服务的航空公司。“裸航”出行并不新鲜,其实国外的低成本航空早已运用得炉火纯青。亚洲最大的低成本航空亚航就是“裸航”战略的执行者,其机票只提供简单位移服务,行李托运、机上餐食等等均实行个性需求的有偿服务,其网上预定机票被分解为餐食预定、行李托运、保险计划等8个步骤,每个步骤的不同选择都对票价方案产生影响。
国内裸航可以从春秋航空开始,当时春秋表示机上餐饮和自主选座均不再完全免费。但春秋航空的“裸航”并不彻底,仍然保留了一定重量的免费行李托运。直到去年九元航空的开航而变得彻底,而中联航公告则宣告了“裸航”队伍的进一步壮大。
低成本航空敢“裸航”卖“裸票”,源自于他们在价格上的绝对低价。据记者了解,目前低成本航空平均票价与传统航空公司相比低20%左右,1元、8元、9元系列机票更是他们的人气保证。春秋航空和九元航空均有主打9系列的产品,而中联航则再降1元,表示会不断推出8元系列产品。而另一低成本航空西部航空则将不失时机地不定时周期推出优惠机票,票价从1元到288元,让旅客感受“零花钱”出行的乐趣。
“裸航”以更细化的分类满足了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了旅客,也受到了民航专业人士的肯定。“‘裸航’有利于培养基于服务价值的产品设计和服务消费新模式。”民航专家綦琦表示,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从航班延误赔偿纠纷到吐槽飞机餐难吃,从乘机黑名单再到起诉航司政策霸王条款等一系列的旅客和航空公司之间的“恩怨”,并有利于民航从高端向大众化转型。
传统全服务航企加快变身
与过去一年低成本航空的风起云涌,廉价出行广受好评相比,传统航企的声势低调的多。然而据记者了解,以国航、东航、南航为首的三大航企正进行网络布局,努力从运输服务商向全方位服务商转变,同时发挥远程国际航线的优势。
“无论采取哪种商业模式经营,航空公司均赖于网络化、国际化的航线资源。”南航一位分析人员向记者表示,传统三大航在网络尤其是国际航线上的优势仍十分明显,航企可结合自身平台,利用远程、中程和短程航线相结合,让品牌的魅力加以释放。他表示,作为国内运输飞机最多、航线网络最发达、年客运量最大的航空公司,南航业目前已率先成立了电商部,将平台规划、业务设计、运营管理、网络推广、系统建设等工作划归电子商务部,并以电商技术手段推动公司的业务变革,通过电商平台提供全流程的航空营销服务产品,使电子商务成为南航的核心竞争优势,实现从运输服务商向全方位服务商转变。据记者了解,南航从去年11月开始利用国际航线网络开掘医疗旅游,通过与洛杉矶市政府推荐的一流医疗机构以及国内一些旅行社合作,以疾病预防及健康体检为主题,开发包含洛杉矶、圣地亚哥、旧金山三地的赴美健康游特色服务,成效明显。此外,东航也与澳航宣布年中开始联营中澳航线,国航与德国汉莎航空成立合资企业将航线网络覆盖欧洲。
飞行常客资源是传统航企又一资源优势。据了解,目前三大航均拥有庞大的会员,为更好地维护会员的忠诚度,除了奖励政策外,三大航中的南航率先挖掘增值服务,近日与新西兰和澳洲移民局达成协议,为明珠金银卡会员及伴侣孩子免除财务证明、工作证明等资信材料,实现说走就走的旅程。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三大航每年承运的旅客大致在1亿人次左右,其1亿份机上餐食、1亿人次的酒店需求和广告效应都具有极大的市场潜能,常客大数据就是个金矿。
高效率的经营管理模式是低成本航空低票价的一大利器。据了解,传统全服务航空公司也在实现自我创新,使企业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民航专家认为,航企可以先对产品进行分类开发,譬如增加机上WIFI、优先登机、机上购物等等,以试用周期换取旅客接纳程度。据了解,目前国内三大航均在进行机上WIFI的测试,未来几年有望获得广泛推行。航企研究人员也向记者表示,辅助业务收入将是航企未来利润增长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公司对产品的设计环节和销售环节正加以研究。不少业内人士均表示,部分免费服务未来仍将会保持,但通过增值服务改善民航服务,提升出行品质将成趋势,航企分化将会加剧。
深圳机场拟设立低成本航站楼
不断降低出行成本,实现旅客更低廉、彻底的“裸航”出行,除了要求低成本航空有一套高效经营模式管理外,在航油、航材、机场使用费等民航运输刚性成本上也要有所突破。
据了解,虽然在航油、航材上短期难有突破,但在机场使用费方面,泰国、马来西亚等均使用了专门低成本航站楼,与全服务航空提供差异化服务,进一步降低了机场使用费,但目前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低成本航站楼。
据了解,深圳机场从2006年开始引进了第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新加坡欣丰虎航,目前已有6家国内外低成本航空公司入驻运营。低成本航空不仅提升了旅客流量,而且在吸引国际旅客出行方面也优势明显。统计数据显示,在去年深圳机场124万人次的国际旅客出行中,有一半的深圳机场国际旅客选择低成本航空,而这也将成为深圳机场从广州和香港机场中成功突围,解决国际化不足、谋划低成本航站楼以更好服务低成本航空公司的重要参考。
  在近日的2015年亚洲航线大会上,深圳机场业务部总经理龙强表示,深圳机场正计划建设专门的低成本航站楼,该航站楼设计保障容量约10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