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年代は不明ですが、第一尚氏による三山統一後に王城として確立されたとの記録があります。第二尚氏の尚真(しょうしん)王らによって拡張、整備されました。城外には守礼門など2門あり、琉球石灰岩の切石を積み上げた城壁には歓会門や瑞泉門、白銀門などの城門が設けられました。内郭には百浦添御殿(ももうらそえうどぅん)とよばれる正殿と、その前面左右に南殿、北殿が相対して建てられています。沖縄戦で焼失しましたが、一部が復元整備され、1992年「首里城公園」として開園しました。
2000年12月に「琉球王国のグスク及び関連遺産群」として世界遺産に登録されました。
首里城是琉球王国统一后国王的城居,也是政治・外交・文化的中心,琉球王国的象征。首里城大致可以分为以“京之内”为中心的祭祀区域,被称为“御内原”的王族专用区域,以及并列建造着大型建筑物的以“御庭”为中心的行政区域三大部分。御庭中的红色正殿采用了日本和中国的建筑风格,是冲绳县现存的最大的木制构造建筑。
在琉球国的三山时期(11世纪 – 14世纪),首里曾是中山王国都城所在地。1426年首里按司尚巴志统一三山、建立琉球王国后,以首里城成为王城。第二尚氏王朝亦以此为都城,其国王尚真曾对首里城加以扩建。此后450余年间,首里城一直是琉球王国的都城所在,也是琉球王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贸易的中心。
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后,曾一度将首里城改为熊本镇台冲绳分遣队的兵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陆军第32军在首里城地下挖掘坑道,设置指挥所,导致该城在1945年3月的冲绳战役中被美国海军飞机及战列舰多次轰击。1945年3月29日,美国海军“密西西比”号战列舰开火炮轰首里城,将其完全摧毁。
首里城址在二战结束后被用作琉球大学的校址。1958年,守礼门重建。1992年开始主体建筑复原工作。2000年首里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由那霸港至首里城,首先经过第一道正门——中山门(又称“国门”,於1908年被毁坏),之后为中国风格的牌楼式建筑守礼门,建造年代比中山门晚约100年,建于第二尚氏王朝国王尚清在位时期。门上的牌匾题额为“守礼之邦”,取自明朝万历帝册封琉球国王尚宁诏书中的制词“足称守礼制邦”。守礼门于1933年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国宝,在二战期间被炸毁,1958年修复。
首里城结构复杂,大致可分为外廓和内廓两部分。外廓有欢会门、继世门、久庆门、栧门等四座城门,内廓有瑞泉门、漏刻门、广福门、左掖门、右掖门、淑顺门、美福门、白银门等多座城门。
首里城正殿是琉球王国最大的建筑物,有三层,宽29米,进深17米,高约16米,十一间七进,前面有五间一进的抱厦,重檐歇山頂中央为唐破风。一层内部国王御座上方的牌匾为清朝康熙帝所赐,上书“中山世土”四字。正殿的基石是用从中国进口的的大青石建造的。王宫正殿一层 “下库里”为国王日常理政之处。中央为国王御座(御差床)。二层大库里,为禁止国王之外的男子入內的房间。在这里举行为琉球国以及王族祈福的仪式。中央是国王的寝室,设有宝座(御差床)和御床,右侧小间为王妃寝室。三层“小屋里部屋”,通风用。
值得一提的是,首里城正殿方向向西。除了首里城南北有山、风向常年为东西向流通的原因外,另一个原因是琉球的宗主国——中国在琉球的西面,所以采取正殿向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事大”的诚意。第三个原因是琉球国王的御座面向西方,则臣子早朝拜时可见太阳从正殿的方向升起,具有神圣的宗教意味。首里王宫的建筑上龙的形象为蟒(四爪,次于皇帝的五爪龙)。与日本城池(代表建筑如江户城、大阪城、姬路城)不同,首里城在建筑外观和屋脊、柱头、石狮等建筑小品上带有浓厚的中国闽南地区的风格。
只有进入正殿才需要购买门票(820日元)。本文拍摄的所有内容都在免费区域。
正殿之前为奉神门和御庭,两旁有南殿和北殿。正殿之后,经右掖门可进入内廷——御内原,御内原有二层御殿、世添殿、世夸殿、女官殿、金藏、西之内藏、书院、白银门、寝庙殿等建筑。
首里城每年要举办多项传统活动,包括大型的展示古代宫廷仪式的古装活动。
正殿对面每周四天(周三、周五、周六、周日)举办免费的琉球传统舞蹈表演。
華やかな衣裳の「四つ竹」、優美な舞の「かせかけ」など、琉球舞踊の魅力を存分に堪能できるイベントです。
実施日時
1日3回、毎週4日(水・金・土・日)と祝日開催(各回30分程度)
※荒天時等には、中止になる場合があります。
【1回目】11時00分~
【2回目】14時00分~
【3回目】16時00分~
観覧無料
每天早上8:25-8:45的开城仪式也可以免费观摩
周末和假日的三线琴体验会也可以免费参加,11:40和14:40各有一场
每天晚上还有灯光夜景,亮至午夜24点为止。
每年还有几个大型的仿古仪式,例如册封仪式、新春宴、中秋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