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香港4日電)香港1月零售額大幅下跌14.6%至港幣466億元,引起各界憂慮;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林建岳更因此提出,不能收緊「一簽多行」。
官方統計處昨天公布,本地1月零售額為46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80億元,跌幅14.6%,是2003年香港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以來最差的數字。
香港報章今天大都重點報導了這則消息,其中東方日報引述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說,有多重因素導致零售額下跌,包括大陸反貪、大陸旅客減少購買奢侈品及本地連串反水貨客示威令部分陸客卻步。
報導又引述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說,零售額下跌肯定受「占中」運動影響,加上一些示威者侮辱陸客,令人反感。
王國興說,長此以往,旅遊及零售從業人員的生計會受到打擊。
此外,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林建岳今天在北京表示,不希望特別行政區政府及大陸方面收緊「一簽多行」政策,反而要開放更多大陸城市為「自由行」城市。
林建岳表示,昨天公布的零售數據,情況淒慘,大家都擔心「一簽多行」的改動將令香港經濟雪上加霜。
林建岳說,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要在民眾感受及零售旅遊業之間作出平衡,又指旅遊業正面臨很大考驗。
林建岳身兼大陸全國政協委員,正在北京出席中國大陸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12屆全國委員會第3次會議。
香港近年出現一股反陸客浪潮,泛民主派中個別激進團體及人士不時發起針對陸客的示威。最近一個月來,這些團體在新界發起反水貨示威,把矛頭指向陸客。
按照當前措施,只要大陸民眾獲得「一簽多行」的簽證,1年內可以無限次往來香港。香港和北京正討論限制「一簽多行」的可能性,以打擊在香港及大陸之間的走水貨活動。
路透香港3月3日 记者(Donny Kwok/Clare Baldwin) – 香港1月零售同比下滑14.6%,创2003年“非典”以来的单月最大跌幅。
香港1月零售额为466亿港币(60.1亿美元),同比下降14.6%。其中,珠宝、手表、钟表和贵重礼品的销售受冲击最大,大幅下滑了21.4%。2003年4月,因受“非典”冲击,零售额大降15.2%至127亿港币。
1月零售额骤降的部分原因是今年春节较晚,但分析师们称旷日持久的民主示威活动损害了旅游业,出手阔绰的大陆顾客正在避开香港。中国经济放缓以及反腐运动也都改变了消费方式。
里昂证券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巨富们正转向其他外国度假胜地。现在前往香港购物的顾客更多是中产阶级,主要购买婴儿配方奶粉和纸尿裤等日常必需品,而非奢侈品。
“大陆来港游客消费能力转弱被视为是疲软数据背后的主要推手,而近期的示威活动亦挫伤了许多大陆顾客的购物热情,”东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邓世安(Paul Tang)说道。
邓世安称,这个结果在预期之中,东亚银行将维持2015年的低个位数零售额增速预测。香港零售管理协会(HKRMA)预计2015年零售额将增长5%左右。
“我认为短期内没有任何因素可以刺激销售额增长,”HKRMA主席麦瑞琼(Caroline Mak)在一个电话会议中称,并指她对零售业表示悲观,尤其是因日圆和欧元等外币贬值将大陆顾客引向其他市场。
旅游业界一家大型机构称,大陆游客春节假期前三天赴港人数出现约20年来首次下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