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管局為三跑集資 發債兼開徵新稅 離境客或須付$200建造稅

【苹果日报】醞釀多年的機場第三條跑道計劃,去年環評報告獲批後,距離落實推行就只剩下融資計劃一關。消息指,機管局在上月中已向行政會議提交財務及融資方案,估算造價一千四百多億,建議由政府作擔保人發行債券、及開徵一百五十元至二百元的「機場建造稅」集資。由於毋須向政府申請撥款,計劃可以繞過立法會推行;外界指做法是「搵香港人老襯」。

記者:林偉聰 梁御和

消息指,機管局內部希望項目可盡快在農曆新年前獲批,在上月十二日已經向行會提交財務及融資方案。方案估計這個史上最貴的基建項目造價一千四百多億,機管局向行會建議項目不由政府直接撥款,改以發行債券及開徵「機場建造稅」籌集資金。機管局建議向每位離境旅客徵收介乎一百五十至二百元的額外機場建造稅;連同現時一百二十元的離境稅,日後本港居民或旅客離境將須付約三百元稅款。債券方面,將由機管局的唯一股東特區政府任擔保人,詳細發行量未有定案,預料三月底會有詳盡報告。

據了解,機管局認為向公眾發債較由政府直接撥款較易為港人接受,「好似唔使自己出錢」;徵收建造稅雖然令外遊港人增繳費用,但外國及內地旅客同樣要承擔部份成本,做法符合用者自付原則。不過旅遊業議會主席胡兆英指機管局未有就建造稅諮詢業界,認為由旅客承擔機場擴建的成本並不恰當,擔心影響旅客到港及港人外遊意欲。

林超英直指搵老襯

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以現時的離境稅收入估算,新徵的機場建設稅每年可帶來約三十億收入;若措施持續十年,連同利息收入,約可為項目提供四百億資金,因此估計債券的發行量可達八百至一千億元。

他指機管局有穩定收入,過去亦年年有盈利,相信發債可獲高至「AAA」的商業評級,利息只要比美國十年期債券稍高四分一厘至半厘,已對市場具吸引力。他指現時經濟環境低息,發債是成本最低的融資方法,認為越早發越好。

不過,關注機場發展的組織「人人監機會」召集人、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批評機管局不向政府及立會財委會申請撥款,是要避開立會和公眾監察工程造價。他指政府要為機管局作擔保,一旦財務有問題,納稅人要負責,「港人要承受風險,但又冇得睇盤數,根本係搵香港人老襯!」他指機場作為港對外唯一航空窗口,屬非常重要基建,承擔巨額債務並不恰當,一旦出現財困,隨時被債主控制。他建議機管局改向政府借貸,既可加強監督亦消除失去機場控制的風險。

環保觸覺總幹事譚凱邦質疑機管局的造價估算,與四年前估算的一千三百六十二億相差僅約一百億,擔心局方故意將部份工程分拆報細數,日後港人要埋單。機管局確認一月中已就項目的細節及財務安排向政府交建議,但無回應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