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新闻》社论:“和食”申遗的真正价值何在?

和食(日本料理)正在逐步走向世界。日本饮食文化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事前审查中,建议称可以将和食“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多以历史遗迹和自然风光为主,例如近来新入选的富士山。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象则是技能、工艺、社会风俗等。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身——“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评选中,日本能乐、人形净琉璃文乐以及歌舞伎曾经入选。2009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选正式诞生以来,日本共申请了21项。

  此前,日本政府推荐的都是国内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遗产。从这一点来看,将和食作为申遗项目的决定比较特殊。

  与世界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追求“显著的普遍价值”。项目审查的重点在于支撑该项文化遗产的共同体。在提交给教科文组织的提案书中,孕育和食的共同体的范围被广泛地定义为 “所有日本人”。然而在国内,有意识地传承饮食文化的日本人并不多。

  为和食申遗的运动发端于京都的日本料理业。目前的世界遗产大都成为旅游胜地,不能否认申遗有一定的经济考虑。

  但是,农林水产省也参与到申遗运动中,将申请对象由“会席”等高档料理转变为日常生活中的“三菜一汤”。有意见认为,韩国的宫廷料理申遗失败是促使这一改变的原因之一。

  提案书中介绍道,和食的特征是在“尊重自然”的精神下,尽量发挥食材本身的原汁原味。同时还强调,和食对于健康长寿、防止肥胖等也具有功效。

  《食育基本法》是日本对和食的主要保护政策。该法倡导城市与农村的共存、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信赖,以及食材生产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等内容。这样看来,应与世界分享的和食的共同价值在于安全与健康。实际上,这才是大多数日本人所关心和支撑的饮食文化。

  但是,食品问题仍然层出不穷。这并不能单纯归咎于进口食品。对食材产地、品种、保质期和烹饪手段进行虚假标识的案件不断发生。现实生活中,“在人与自然相融合的前提下进餐”这一提案书中倡导的理念,究竟能实现几分呢?

  通过再建农村、保护环境等来保护“饮食”文化,构建这样的社会原本就应该是日本需要努力的长期目标。希望和食申遗能够成为人们再次思考这一问题的契机。

(注:原文刊登在10月25日《朝日新闻》,原标题为《無形文化遺産 和食の真価は何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