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内和出境旅游市场近年欣欣向荣,入境旅游市场规模却未蓬勃发展。有专家建议,中国在重视国内硬体建设和鼓励国民出境旅游的同时,也借鉴他国成功刺激入境市场的经验,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
WTTC总裁及CEO David Scowsill表示,在过去20到25年间,旅游产业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五大支柱之一,其发展备受中央政府重视;其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大量硬体建设的崛起。从高铁网络、机场的跑道和航站楼到酒店等等,这些硬体建设在过去十余年都赶在市场爆发之前迅速完成。从国内旅游的角度来看,中国现每年有47亿旅游人次,其中单在春运期间就有26亿旅游人次。光为国内市场,要保持旅客对流通的需求和满意,中央政府就必须做好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作。为进一步巩固旅游市场发展,接下来三年,中国政府还将在国内旅游设施上投资72.3亿美元。再看东盟以至全球目的地对其依赖性逐渐提高的中国出境旅游市场。2010年,中国出境旅游为5,800万人次,才六年时间,该数字已成长至超过1.2亿人次。如今中国中产阶级已达3亿人口,退休人口为2亿人,他们都被政府鼓励着出境旅游、享受人生。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鼓励本土企业进行境外投资和收购;海航集团、锦江集团等各中国企业近年的种种举措都反映了中国市场的大趋势。
但是,中国国内和出境旅游发展虽然非常乐观,其入境旅游却并非如此。据UNWTO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入境旅游市场于过去五年一直在5,500万人次左右停滞不前。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中国未有电子签证和系统性的免签政策出台,之二是未在「中国」这个品牌的营销上做出足够的投资。David Scowsill建议,「何不引美国过去4年入境旅游市场发展举措为鉴?」他解释,美国建立了全国性旅游营销品牌Brand USA;该品牌每年2亿美元预算的一部分正来源于免签计划(每一人申请美国签证,Brand USA便会获得十美元的营销预算)。所以,中国若想刺激入境旅游市场,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是推出电子签证系统和免签计划,并在「中国」品牌的营销上做出更大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