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业被捧为“水上黄金产业”,据国际邮轮协会统计,亚洲市场年均增长8至9%,远高于全球水平。但相对于陆上旅游,水上旅游规模仍是微不足道。
皇家加勒比公司总裁暨营运总监Adam Goldstein扬言会将最刺激的陆上娱乐搬上船,诱传统游客转向。
皇家加勒比公司总裁暨营运总监Adam Goldstein指出,欧美与大中华市场都以黄金周邮轮假期最卖座,是邮轮公司最赚钱的时段,惟后者偏短线。“欧美客平均10至14天,亚洲客3至7天。”(张永康摄)
全球第二大的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旗下经营6个邮轮品牌,每年游客量逾500万。入行26年的Adam Goldstein见证业界走过欧美市场高峰,再东移亚洲淘金。他指:“真正的竞争对手其实是陆上旅游。经过多年推销邮轮假期,业界占整体旅游仅2至3%。”
水上假期一般会到访几个港口城市,旅客毋须大费周章搬行李,一个价钱包住宿兼任玩任食,较陆空旅游更划算,是海上假期一大卖点,但未试过邮轮假期者会认为活动局限在船上而嫌闷。旅客的印象不能一朝改变,Adam也承认:“要令旅客踏出第一步是一大挑战。然而好多人试一次就爱上,而且90%会回头并推荐予亲友。”
演歌舞剧 引入Jamie’s Italian
名厨海上食府肯定是邮轮公司近年一大煞食策略。Adam指:“并非为同业竞争,是为吸引愈来愈多的美食游客。如果游客去旅游是为一尝当地星级食府,建议你也可到水上来。”如皇家加勒比今年第四季下水的海洋量子号(Quantum of the Seas),将引入人气爆灯的Jamie’s Italian,为名厨Jamie Oliver的首个水上处女作。
水上娱乐愈来愈多噱头,一大方向是将陆上玩意搬上水,如足本《Mamma Mia!》及《芝加哥》等经典歌舞剧、“梦工场”动画明星巡游等,另一方面善用邮轮的景观优势,推出只此一家的水上娱乐。
再以海洋量子号为例,Two70剧场有高18呎、环回270度的落地玻璃,日间旅客可欣赏无遮无挡的海天景观,晚上玻璃变身成多媒体智能Show的数码投影屏幕;North Star是位于海上300呎的吊臂舱,打破高空观景台只应地上有的定律。
海洋航行者号下年7月至10月以香港为母港前,将来回航行21次,迎接8万旅客。(被访者提供)
而海洋航行者号(Voyager of the Seas)下年7月至10月以香港为母港前,将斥7,500万美元进行翻新,以迎接21次来回航行及8万旅客。料香港客占5成,其余来自南中国及世界各地。皇家加勒比亚洲区副总裁刘淄楠指:“目标是令邮轮旅游在未来两、三年成为主流旅游。”
急需拓新港口 丰富行程
欧美邮轮市场风光不再,邮轮界老大嘉年华集团(Carnival Group)去年第三季业绩按年大跌30%,市占近50%,而皇家加勒比则只微跌,市占约20%至25%。“首要是创造新市场,而非蚕食其他人的份额。”皇家加勒比在亚洲停泊香港、日、韩、台、越南、马来西亚等地,惟港口不够用,当务之急是发展新港口以丰富行程。“亚洲区有成千个小岛、沙滩、海岸,潜力无限大。我们已选定10多个有吸引力的港口,未来5至10年的挑战是游说政府及投资者参与。”
中国客要超值 市场翻倍
现时每年全球有2,100万邮轮客,美国占61%、欧洲27%、其余国家占12%,虽然中国仅占单位数,但增幅惊人,去年五一黄金周就按年翻4倍。去哪儿网《2013邮轮旅游市场报告》指,去年中国邮轮市场规模增103%,料今年再翻倍,至2020年,中国邮轮市场规模将达510亿元人民币。
皇家加勒比于5年前才踏足中国市场,对于这块“黄金”,Adam透露现时行走中国的航线几乎都有赚,“但我们在市场上只是婴儿期而已。”当年投放庞大资源研究市场、发展产品,有心理准备会蚀钱,对何时回本亦毫无头绪。现在Adam已掌握中国邮轮客要物超所值的消费关键词,而且信心满满:“2015年会新增4个港口及4艘新船下水,至2020年将成为经验丰富的经营者。”
迈亚密全球最忙 10分钟登船
启德邮轮码头启用1年多,毁誉参半,尤其交通配套未完善及码头设备简陋而屡遭抨击。
皇家加勒比是启德码头经营者WCT的股东之一,而Adam定居的美国佛罗里达,又是全球邮轮业发展最成熟的地区,其迈亚密港同一时间可停泊6艘巨型邮轮,为全球最繁忙的母港。Adam如何从当地经验学习,恶补香港码头之短?
设计着重功能 清关效率高
“当地码头没有花肖的建筑设计及结构,完全着重功能。香港可学习的是其应付邮轮淡旺季的策略及旅客过关效率。”该码头最高峰可同时为6,000名游客清关,Adam回想:“游客由码头到上船,最初我们设定的目标为15分钟,人人都笑我们。但现在,游客约10分钟就可上船了。”他认为启德码头营运时间尚短,是否可达标10分钟上船言之尚早,但肯定,“我们在全球40个码头营运,会分享最佳实战经验。”
放眼上海、台湾、天津、三亚及新加坡,个个虎视眈眈。比启德早一步抢滩的新加坡邮轮码头,一年吸引70艘船泊岸,当地旅游局预算明年将增至160万人次。
不说内地16个城市计划兴建邮轮母港,上海两个国际邮轮码头及一个备用码头,今年就有239艘次邮轮泊岸,游客约100万人次。据称可采夏季北上、冬季南下的旺淡季策略。
至于香港,至2016年将有60班邮轮泊岸。当局虽料未来10年邮轮业每年可为香港赚15亿至26亿港元,惟启德码头要争夺“亚太邮轮中心”地位,仍需下苦功。
(摘录自香港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