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基地航空公司每新开一条中远程国际航线,可获得市财政3000万元补贴。市财政局和市发改委近日联合下发通知,明确了上海航空枢纽建设专项扶持资金的补贴标准。
根据通知,航空枢纽建设专项资金主要采用补贴的方式实施。具体的补贴方法如下:对新辟中远程国际航线、复航和加密中远程国际航线、航班,以基地航空公司2012年数据为基数,其每增加一条中远程国际航线,每复航一条中远程国际航线,每定期加密一条中远程国际航线,分别补贴3000万元、2000万元和1000万元。
在提高旅客中转率方面,以基地航空公司2012年旅客中转率为基数环比计算,根据年旅客运量数量对基地航空公司分级,年旅客中转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分别补贴500万至5000万元。
在增加国际货邮运量方面,以基地航空公司2012年国际货邮运量为基数环比计算,对年国际货邮运量规模达到10万吨以上的基地航空公司,年国际货邮运量每提高一个百分点,补贴500万元。
而“提升上海地区空中交通保障能力”的专项扶持,要首先开展对相关单位“提升航空枢纽航班运行品质和空中保障能力”的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的补贴资金,主要用于对相关单位增加保障设施投入、空管人员教育培训以及改善生活设施等支出的补助。
据了解,此项航空枢纽建设补贴资金,主要是对2013至2015年间航空枢纽建设给予补贴。而新开、复航和加密中远程国际航线或航班,是指以上海为始发点,直达北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或飞行时间超过6小时的客运航线或航班。
业内人士认为,这笔补贴对上海基地航空公司拓展国际市场是一大利好。如东航近年的重点是发展北美航线,9月将迎来首架波音777飞机,明后年还将有10架波音777飞机加入,波音777-300ER可载客365人,航程达14685公里。
上海机场2013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8000万人次,上海由此成为全球第七个年旅客吞吐量突破8000万人次的城市。今年上半年,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航班执行率双双超过90%;浦东机场航班放量取得突破性进展,高峰小时容量由65架次/小时提升至74架次/小时。按照上海机场方面的设想,到2020年,上海两大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2亿人次;5年内,仅上海浦东机场就将成为一个年旅客吞吐量达到8000万人次的世界级航空枢纽。又讯雷雨台风季节航班延误频频出现,“我乘的航班什么时候起飞?”这是旅客最关心的问题。民航华东空管局通过科技创新,研制了一款飞机放飞智能系统——CDM多机场放行协同决策系统,可让旅客尽早知道飞机起飞时间。目前这套系统已在华东地区机场推广应用。
相关专家介绍说,CDM将影响飞机起飞时间的各个因素信息及时收集到集成系统中,系统可立即计算出一个“起飞时间”。比如一个航班应该是中午12点起飞,但由于气象原因,它被迫延误。这时气象部门会将天气预计恢复时间输入系统,综合排在它前面航班的准备情况等,得出其起飞时间。
(来源:解放日报 选稿:王丽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