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否认收到“机场延误削减航班量”的通知

新闻晨报

昨日又是一个晴朗的夏日,但在虹桥枢纽出行的人们却烦恼颇多。虹桥枢纽左有高铁站,右有机场航站楼,通常遇到航班延误,转个高铁一样不耽误。但昨天航班和高铁都出了点问题,空域限制大量航班取消,京沪高铁却因为故障造成大量旅客滞留。

截至昨日16时,上海两大机场取消航班50多个架次。而从7月上旬开始,本市航班就时常遭遇大面积延误,如7月14日,在15点30分至17点30分期间,北京至上海的11个航班全部被取消。延误频频发生在晴朗的天气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有些奇怪:

大晴天却取消50多航班

“来迎接旅客的客人,我们很抱歉地通知您,西安FM9208航班延误,延误时间推迟到15时32分。”隔不到几分钟,又有类似的通知响起。昨天下午,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频繁地响起这样的广播。一位旅客听到这些消息,放下翘着的二郎腿,摁下微信语音,对着话筒说:“哎呀又延误了,我都等了一个多小时了,好想睡觉。”环顾四周,一楼4号门的候客接机休息处几乎座无虚席,大家要么拿着手机不断刷屏,要么直接靠着座背,闭目养神。

像这样的情况这几天都有发生,因为航班延误情况很普遍。昨天14时22分的到达信息牌上,50个航班中有17个显示延误,到15时09分记者离开时,到达信息牌上,延误航班增加到21个,还有3个航班取消。延误地区包括深圳、厦门、汕头、福州、北京等地,有航空公司的客服称,昨天航班延误的情况已经算是好的了,前天更严重。截至昨日16时,上海两大机场已经取消航班50多个架次。

现场也有许多旅客咨询航班延误的情况,多家航空公司的值班经理都表示目前没有具体措施,建议乘客改乘火车出行。也有的航空公司客服建议旅客搭乘早班飞机。

7月20日,姚先生和他的2位同事到深圳总部出差,原定21日下午分别返回上海,结果阴差阳错,几个人相隔24小时才陆续抵沪。

经常出差的姚先生对于航班延误已经“心平气和”了,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人们消磨时间的手段也多了,查询信息的渠道也增加了,所以他在机场看到的吵闹场面越来越少,耐心刷微信微博等待消息的越来越多。“别的忘带了都不要紧,手机充电宝千万不要忘带。”

高铁也不畅:

12趟京沪线严重晚点

航空延误严重,一些旅客想要改乘高铁出行,但是昨日虹桥高铁站也迎来了旅客滞留的情况。

昨日10点20分左右,京沪高铁定远到蚌埠南设备突发故障,影响G32次等后续列车运行。一直到下午1点20分左右,京沪高铁定远到蚌埠南故障才修复,列车秩序才逐步恢复中。根据上海铁路局客户服务中心12306提供的信息,截至昨日傍晚6点20分,京沪高铁晚点较严重的列车就有12趟,有的晚点超过3个小时。

昨日中午微博上就不断传出列车延误的信息,微博用户“小丑的微笑是假的”说:“要等多久啊。已经4小时过去了。我们还被困在车里。”此外,不少网友也发微博称,由于照明、空调关闭,车厢内迅速升温,有旅客出现憋气等不适情况,工作人员借工具费力打开部分车门。记者昨日中午在虹桥站也看到,显示屏幕上不断显示列车“晚点未定”,站厅内聚集了大量的旅客,和春运期间候车室内的景象有的一拼。

铁路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现在正值暑运期间,即使没有故障,航空旅客想要临时转乘铁路也有一定困难。

为何近期航班频频延误?

民航部门与航空公司暂未给出确切答案

为何近期航班会频频延误呢?昨日有媒体称:“因航空管制,受其他用户高频度活动影响,从7月20日到8月15日,华东和华中12个机场将有为期26天的大面积延误。受影响的机场包括上海虹桥、上海浦东等12个机场。”

还有微信上传“22日将有航空管制,大面积延误。民航局发布黄色预警,要求航空公司主动削减25%的航班量。”这些消息在网络上疯传,引起不少旅客的担忧。不过昨日民航部门和航空公司均表示,无法确认网上这些传闻。

“我们内部没收到过传闻中的消息。”昨日一航空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虽然近期确实延误比较频繁,但是并没有收到所谓有“为期多少天大面积延误”的确切权威信息。东航、国航、春秋航空也表示没有收到要削减航班的通知。

“近期空域限制确实是存在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空域限制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其他航空用户活动,影响到了民航的运行。昨日东方航空官方微博就表示,由于7月22日上海区域空域限制,东上航部分进出港航班将受到一定影响,昨日10点前已取消22个航班。

根据统计,7月12日开始,由于天气和空域限制等影响,上海机场已经多次出现航班大面积延误和取消。7月12日,上海地区受特大暴雨影响,虹桥、浦东两机场侧风超标,延误和取消的航班达到850个。7月14日,大面积延误再次出现,如在15点30分至17点30分期间,北京至上海的11个航班全部取消,所有旅客需要改签、退票。

[应对之策]

航空公司:

开放专柜为旅客免费改签

面对如此密集的延误,航空公司也压力倍增,采取不少措施应对。

南方航空公司值班主任昨天表示,如果乘客当天的航班延误,会尽早帮忙改签。

东航则回应称,当航班发生大面积延误时,将在候机楼值机区域及时动态公布航班延误信息,在登机区域每半个小时通过机场广播发布信息。现场服务部门将跟进做好办理完值机手续旅客的后续服务工作,严格按照规范为等候的旅客提供餐饮服务。航班延误超过1小时开始,为旅客发放饮料。随后国内航班每隔2小时发放一次饮料,国际航班每隔1小时发放一次饮料。如航班延误时间正值用餐时间(午餐11:00-13:30,晚餐16:30-19:30),将及时为旅客发放餐食。对于中转旅客,则协助旅客安排膳宿、地面交通等服务。

对旅客来说,遇到航班延误,如果有急事想走,改签、退票也是不得不面对的烦心事。东航方面称,旅客可在现场售票柜台办理改签业务,退票手续则需至原出票点办理。如非旅客自身原因的航班延误,可免费改签至后续东上航有空余可利用座位的航班,或可在现场柜台取得不正常航班证明至原出票点办理退票手续,免收退票手续费。

乘客自救:

购买延误险或取消险的人猛增

除了必要的后续服务,航空公司、旅行社近期也密集推出各类航班延误险。

春秋航空携手太平洋保险,日前推出国内首个航空公司官网直销的航班延误保险。旅客在春秋航空网站订票的同时,可以自主选购航班延误补偿的保险,20元一份,不论是天气原因、机械故障、还是流量控制,只要不是客人自身的原因,起飞延误达到3小时,就能获得200元的赔偿,最高赔付200元;需客人实际乘坐该航班。

“进入雷雨季的理赔率已超过30%,较以往大幅上涨超过10%。”以7月9日进入雷雨季计算,春秋航空至今已经完成有效理赔560余例,理赔金额约11万元。

除航班延误险外,春秋航空还推出了航班取消险。“如果客人因为自身原因不能完成行程,或雷雨等待时间太长想转乘高铁,却购买了不能退改签的特价票,只要购买了取消险后,就可赔付票面价格的60%给乘机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可为旅客减少经济损失。

而携程方面也表示,购买航空延误险的客人,近期较今年年初增长90%左右。截至7月中旬,今年获得延误赔偿的客人已超过10万人。该险种每份售价20元,投保人乘坐投保航班且航班抵达目的地延误3小时以上(起飞后未发生返航、备降),能获得300元赔偿。若航班被取消、改签到指定航班或所乘航班起飞后返航、备降,亦可获得100元赔偿。

携程机票业务相关工作人员解释说,根据民航条例,因恶劣天气、航路管制等不可抗力造成的航班延误,航空公司通常不予赔偿。“购买了航空延误险的客人,无论遭遇何种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只要超过规定时间,均可获得赔偿。同时,这类保险均是电子保单,理赔也无需提供纸质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