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高中歷史課綱微調爭議。教育部主秘王作台昨天表示,新課綱經課審會、課發會審議通過,程序完備,絕對沒有「去台灣化」,微調是要「去日本化」。
王作台說,外界認為之前歷史教科書對國民政府遷台後的描述,全是負面,且美化日本殖民統治;未來教科書寫到日本統治,寫日治和日據都可以,微調只是加入「殖民」兩字,談到日本帝國「大東亞共榮圈」加入「侵略」兩字,慰安婦加入「被迫」,這都是呈現事實。
王作台表示,未來歷史和地理教科書內用詞,也要更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的精神,將「中國」改為「中國大陸」。
至於公民教師聯盟指課綱微調違反程序正義,教育部國教署高中職組副組長蔡志明指出,一月二十五日召開課程審議會議的會前會—高中職分組會議,經表決,有十五人贊成微調,八人反對;廿七日開課程審議會議,出席卅三人中,廿三人贊成微調,十人反對,最後通過課綱微調案。
蔡志明說,教育部去年八月開始檢視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綱,九月組成檢核審議小組,今年一月提微調內容,過程完全符合程序。
針對六縣市拒用新版課綱,教育部國教署組長李秀鳳表示,教科書的選擇權在學校,地方政府不能干涉,升學考試也依新課綱命題,若用舊課綱,恐影響學生權益。
中小學課綱爭議隨政黨輪替,每隔一段時間就上演;杜正勝擔任教育部長時,推動「去中國化」,修訂高中歷史課綱,將「本國史」改為「中國史」,並大幅改動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綱,把「國語」改成「華語」,「中文」改成「漢字」。
「日治」和「日據」爭議也多。民國八十六年前,教科書談台灣被日本統治都用「日據」,八十六年李登輝任總統,教部部編國中歷史教科書,以「日治」取代「日據」。
陳水扁任總統時,教科書甚至出現「台灣定位未定論」。馬英九上任後,雖刪去台灣定位未定論,但有學者認為歷史教科書缺乏中華民國立場,馬執政後還不改,太荒謬。
高中歷史課綱調整爭議不休,日前高中公民老師到教育部抗議課綱調整程序不公,要求暫緩。三名高中生在臉書成立「學生捍衛國史同盟」,支持課綱編寫應符合中華民國憲法史觀,今號召十幾名學生與公民團體成員,到教育部前出行動劇,希望教育部堅持正確的道路。
教育部去年底通過新版高中課綱,引發宜蘭、嘉義、雲林、台南、高雄與屏東等民進黨執政縣市首長反對。教育部說,新課綱經過課審會、課發會審議等合法程序通過,沒有「去台灣化」,微調主要是希望「去日本化」,會如期在104學年度上路實施。
微調課綱小組召集人、世新大學中文系教授王曉波指出,課綱使用後發現有問題,自然需要調整。目前教科書是一綱多本,課綱訂出後,書商必須把課綱內容編寫進教科書,但如何詮釋沒有規範,難免引發問題。
他舉例,歷史課綱提到慰安婦,但有教科書寫慰安婦是台灣婦女自願加入,違反史實。因此在課綱加入慰安婦「被迫」二字。歷史課綱微調是「加大台灣化」,提升台灣人民尊嚴,沒有一邊一國問題。
學生捍衛國史同盟3名成員高中生胡少艾、李辰諭、簡至佑,兩年前高一時,發現歷史教科書違憲,割裂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連結,教科書過度美化日本殖民台灣。
這幾位學生與新青年正義連線、新中華兒女學會、台灣大學中華復興社、文化大學草山辟雍社等團體組成「抗獨史陣線」,號召台灣大學、文化大學、板橋高中、麗山高中、大安高工等校學生,上午趁學校放寒假,到教育部聲援課綱微調。
李辰諭表示,自己熱愛歷史,研讀歷史過程,他發現高中歷史教科書對民族定位有誤,無奈學生受限於考試,只能被迫接受,但他希望修正史觀,因此站出來呼籲教育部應編寫符合憲法的歷史課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