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泰国特派记者暨佩娟】“泰国艾滋病人把带病毒血液滴进泰国罐装水果食品”的传言近日在微信上出现,甚至有消息称“此事已被泰国卫生部门证实,为避免人们食用受感染,泰国超市有多品牌罐头全面下架”,并叫人们尽快转发,“预防永远胜过治疗”。然而,经过《环球时报》记者在泰国的调查,这是一个实打实的谣言!
《环球时报》驻泰国记者9日下午来到曼谷“第21航站楼”商场楼下的一家超市,只见水果罐头货架里摆满各种品牌的水果罐头,有菠萝、荔枝、龙眼、红毛丹等。超市经理奥尔告诉记者,在过去一个月,她没有接到过泰国卫生部门有关水果罐头下架的通知,罐头销售情况和往常一样。正在挑选罐头的27岁泰国姑娘特瑞卡也表示,她从来没有从媒体上听说过这件事。
泰国公共卫生部卫生局营养学高级专家坎达瓦斯·马丽婉在接受记者询问时说:“我从没听说过这件事,我们也没有发布过这种消息。艾滋病毒根本不可能进入泰国的食品供应链中!”此外,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副局长、疾病控制局高级技术卫生官员也对该消息给出否定答复。
“艾滋病毒罐头”的传言说得有鼻子有眼,不仅提到“被泰国政府证实”,而且还称,泰国200多名艾滋病感染者受人指示,混进各家罐头食品厂里把自己的毒血滴到罐头里。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食品署署长提婉听到这条消息后,生气地对记者说:“我们绝没有所谓‘证实’过这一消息,这根本就是一则谣言!”据她介绍,食品厂每个工人都要进行包括艾滋病等疾病在内的一套体检,并采取卫生防护措施。提婉在详细说明泰国食品罐头严格的生产流程后解释说:“泰国在食品卫生方面制定了严格法规。当地的食品加工企业如果没通过相关食品质量检测,就不能出口。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又有哪一个环节可以让艾滋病感染者混进来把毒血滴进密封的罐头里?更不用说,艾滋病病毒要是被带入食品罐头,能承受得了高温吗?”
在泰国公共卫生部艾滋病、结核病与性传播感染局,该局局长安旺迪连声叹道:“这太荒谬了,太不合理了!”安旺迪说:“脱离人体血液后,艾滋病病毒很难存活。何况食品罐头里那样甜的环境,根本不适合艾滋病病毒生存。”他告诉记者:“艾滋病主要有血液(包括注射和献血等)、性行为和母婴三种传播途径。我从没听说通过环境传播的艾滋病病例,也没听说过因为被蚊虫叮咬而感染艾滋病的病例。”安旺迪还表示,泰国所有公立医院和一些私营医院都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的艾滋病护理治疗,泰国的艾滋病感染者不会有“报复社会”的动机。
《环球时报》记者没有在泰国的英文或华文媒体上看到“艾滋病毒水果罐头”的报道,但在文莱《婆罗洲公报》网站发现8月24日刊登的一则题为“使馆揭穿艾滋病病毒感染食品的谣言”的报道。该报道称:“泰国驻文莱大使馆揭穿了这个谣言,目前正与相关机构进行协调,以查明谣言的来源。泰国驻文莱大使馆严肃看待错误信息的散播,将会让肇事者绳之以法。”提婉向记者展示了一页泰文声明,并表示:“我们已收到大使馆6日发来的这份传真,正在对这起谣言事件进行相关调查。”